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时光隧道——致三年后的自己 曲阜师大与浪潮集团开展战略合作 山东体育学院举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画展 山东职业学院“整建制”实习新模式备受好评 把高质量就业当作高校发展的生命 非“211”不要是不应有的歧视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把高质量就业当作高校发展的生命

——山东科技大学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孙军 通讯员 韩洪烁 刘亮亮

小王是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2013级学生。918,新学期伊始,刚刚踏进大四门槛的小王便穿戴整齐,拿起一摞简历,信心满满地走出宿舍,直奔学校举办的面向2017届毕业生的第一场校园招聘会。与小王一样,来自山东科技大学和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拿着简历,在火爆的招聘会现场四处张望,寻找着感兴趣的公司和岗位……

重规划,把准毕业生就业的“脉”

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来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的企业,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该校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告诉记者:“山东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素质很高,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我们每年都会前来参加招聘会,这次准备再招一批新人。”

如今,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时能够顺利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企业则希望大学生不但要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要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经验。一位民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拿着很厚的一本简历,拿着英语四六级证书等东西,却没有实际的实习经验。”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说,“当招聘者提到新员工必须深入车间等生产一线时,有一些学生便开始打‘退堂鼓’了。山东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与众不同。作为校友,我很了解学校对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重行动,开出毕业生就业的“方”

学校按照“一黑一蓝”、“省内与省外”、“大型与专场”、“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思路经营就业市场。一方面,与各矿业企业加强联系,保持“黑色”的矿院底蕴不动摇;另一方面,抢抓涉“蓝”区域就业新机遇。随着学校的建设发展,毕业生在青岛就业的已经占在山东就业的50%以上。学校还与山东省及其他省市的人社部门、人才交流中心、行业协会、重点单位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组织多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如“圆梦青岛·就业有位来”专场招聘会、“苏州校园引才”招聘会、“名校优才引进计划”常州招聘会等。目前,校园招聘会预约火爆,每天都会有五六家用人单位同时开展校园招聘工作。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用人单位争先恐后地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校园招聘会,学生忙着在各个招聘会之间“赶场”,可谓供需两旺。与往年数百家单位齐聚学校抢聘人才不同的是,学校今年着力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上下功夫,实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满意的目标。

据了解,该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U创空间”创业场所等,用于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咖啡”等课程和座谈会;定期组织举办创业表彰会及“创业者沙龙”、“企业家报告会”,开展“创业政策进校园”、“创业训练营”、“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成功创业后,回校招聘学弟、学妹,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在该校2016年春季大型招聘会上,已经有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招聘。25岁的周斌是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作为青岛锐克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回到母校招聘人才,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岗位。“2011年,我的创业项目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且获得山东省特等奖。从那时起,我就对创业产生了兴趣。”周斌说。2013年底,他决定成立公司,自主创业。“公司以网络科技、软件开发、APP定制、网站建设、策划设计等为主要经营项目。去年,公司营业额近500万元;今年规模扩大,估计营业额会翻3番,人员也需要增加。这次,我回母校招聘,提供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广告设计等就业岗位。”周斌又说。

重实效,用好毕业生就业的“策”

毕业生就业结果看质量。学校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双确保、双提高”的目标,在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省属高校前列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有关调查结果显示,96.69%的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表示满意,98.48%的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表示满意。

据了解,该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十分精准。在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就业中心实施“一生一策”:对考研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复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备考指导;对备考公务员的学生,举办辅导讲座、模拟考试、面试辅导;对想出国工作的学生,实施“大学生海外就业工程”。学校还根据就业工作进度为毕业生印发《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读》、《毕业生完善就业手续手册》等材料,指导毕业生顺利完成各项就业手续。学校实施“互联网+就业指导”,采取“山科大就业指导”官方微信平台和“刘老师聊就业”个人微信公众号结合的方式,对毕业生提供“官方+个人”和“团体+个体”的全方位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推向精准化。

重长远,走上健康发展的“路”

该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技大学”这个目标,突出特色学科优势,坚持“立足青岛、辐射蓝色半岛、服务全国”的毕业生市场定位和“巩固、拓展、提升”的方针,根据学校的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就业结构,开拓就业市场。

据介绍,校、院两级市场拓展人员把走访、联系用人单位工作固定化、常态化。每年的711月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黄金时节,各级就业市场拓展人员每周至少走访一个新的用人单位,并及时总结、反馈走访成果;校就业指导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市场拓展交流会,请有关人员介绍经验。

“学校每年都举办200余场专场招聘会,通过大学生就业网、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和就业群等平台发布大量的企业招聘信息,按照行业、专业的特点组织各学院分片区开展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同时,学校还将校园招聘会与就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例如,英科集团将面向2017届毕业生的首场招聘会设在山东科技大学,并与学校签订了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诸葛福民说。 

山东科大校长任廷琦告诉记者:“学校坚持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当作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当作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全校干部、教师一直把学生就业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毕业生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