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莫让学生失去想象力 “三方牵手”优化养成教育 多角度欣赏每一名学生 课程·课改·课堂·教材 图片新闻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英语 校园短波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一得录】

“三方牵手”优化养成教育

□ 刘文钊 孙爱蓉

“学校、班级、家庭是学生时时呼吸、刻刻驻足的地方。只有三个方面联合起来,才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安丘市兴安街道三十里铺小学的教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该校地处农村,有学生200余名。前些年,由于师资匮乏、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原因,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一直是个大难题。去年,兴安街道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配齐了功能用室及各类器材,并且派去4名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随着办学条件的提档升级,学校实施了“‘三线牵手’育习惯”精细化管理策略。

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规划,统筹安排。

首先,教师们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制定了习惯养成长远规划蓝图。从规范课本、作业本、练习本“三本”的使用入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诀、歌谣形式,编写了包含小学生日常行为、安全行为、课堂常规等在内的30多首儿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传唱。例如:《预习口诀》的内容是:“课本摆在书桌前,自主预习第一件。勾画圈点找疑难,生字词语问字典。好词好句是重点,收获质疑记心间。”再如,《课前准备歌》的内容是:“学习用品准备好,下节上课效率高。听到铃声响起来,走进教室静等待。”这些儿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学生特别喜欢传唱,促进了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狠抓班级自治。班主任张春梅说:“要想让学生养成好习惯,班主任不能事无巨细地去抓,而应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她在工作中遵循六个字:“放权、交流、评比”。“放权”即学生自治。班委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轮流当值日班长,每周评比一次;组长有权量化组员,班队会由学生主持。“交流”即以优带差。在学生座位的安排上,在分组劳动及集体活动时,都考虑到哪些“小先生”帮教哪些“待优生”,时时提醒,事事帮教。只要“待优生”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评比”即“争星达标”活动。每周,值日班长根据同学们的表现,综合评选习惯好的和有进步的小组,集体发放“小红星”。如果发现习惯养成不好的小组,就扣除该小组的“小红星”。奖罚分明的评价杠杆撬动了学生们的“比学赶超”热情。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在农村学校里,没有家庭的配合,极容易出现“5+2=0现象。该校向每一名学生发放一册《家校联系手册》。周一至周五,由老师或组长记录学生的学校表现情况;周六、周日,学生带回家,由家长记录孩子在家里的成长状况。班主任对手册记录的问题一月一汇总、反馈,评比出习惯养成优秀的学生,并向家长发喜报。这实现了家校的无缝隙对接,增强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

(作者单位:安丘市兴安街道中心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