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樱桃园镇谷疃小学
立足实际破解乡村学校师资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 孙石山 记者孔卫平)教师不足怎么办?师资老化怎么办?留不住青年教师怎么办?音体美活动难以开展怎么办?这是目前部分农村小学存在的难题。
近期,莘县樱桃园镇谷疃小学立足学校实际,积极破解学校师资缺乏的难题,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谷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完全小学,教师大多数是由原民办教师转正的。近年来,这些教师面临退休,师资问题一度成为谷疃小学亟须解决的难题。
学校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热心教育工作的中青年妇女中选聘教育志愿者。志愿者张春平酷爱文学,坚持创作诗歌、散文,指导的学生作文经常在刊物上发表。学校还创造条件培训新聘志愿者,全面提升志愿者素质,让其先培训再上岗。
教师队伍老化不难解决,难的是管理方式老化,思想不转变。学校发挥老教师特长,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赋予他们重任,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新支点。
今年59岁的李学印老师,“撤点并校”前是谷东小学校长,管理经验丰富。学校让他分管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他还主动担任12个班的体育课教学。为了搞好体育教学和体育社团活动,李学印深入钻研,主动学习,创新授课方法。课间操中有一段以《最炫民族风》为背景音乐的广场舞,动作多,变化繁。 他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习,熟练后再教给学生。
吕传乐老师教龄27年、年近50岁,双侧股骨头坏死,依然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他除去教学工作外,每天午饭后还无偿给在校就餐的学生上一节书法课。
学校无论是校委会成员选拔,还是评模晋级,都讲究实绩,不讲资历。26岁的王鲁娜老师,业务能力强,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学校任命她为业务副校长。刚上班的王磊老师,计算机使用熟练,文字能力较强,也肯钻研,学校任命他为教科研主任。
学校尽力为每一名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给“骏马”提供驰骋的沃野。音乐素养较高的侯强老师,对音乐教学如痴如醉。学校积极向联校寻求资金支持,创建音乐教室,添置音乐器材,创办音乐社团。如今,许多像侯强这样的中青年教师,在谷疃小学已成长为教学骨干。
“为乡村教师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欣赏教师的才能,让他们‘闪闪发光’,体现价值,就能让教师‘留得住’。”该县教育局局长孙金柱在谷疃小学调研时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