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充满生命生长力量的现代学校
从担任威海高区神道口中学校长,到担任威海市第九中学校长,再到担任威海恒山实验学校校长,一路行来,我一直在不停地追寻和思索:我们的教育理想在哪里?究竟该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是一片热土,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高校的入驻,人口不断聚集。2014年,区领导经调研论证决定:成立威海恒山实验学校,“按山东省最高标准建设”,办一所优质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2015年,区里更将其列入民生“一号工程”。而我作为这所学校的首任校长,感到的是莫大的责任、压力和动力。
在建设初期,学校就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小组,根据校情积极探讨,依托“恒山文化微讲坛”凝聚众智,确定了核心教育理念为“生长教育”。我们认为:教育引领下的生命犹如绿树,蓬勃生长是生命灵动的一种状态;生长的外延是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需要,生长的内涵是体魄、精神和智慧的生长。基于此,我们把学校定位为“办一所充满生命生长力量的现代学校”,明确“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理念,确立“野蛮体魄、文明精神、开启智慧”的办学方向,以“资源平台、课程整合、活动实践”为实施途径,构建“1加3个3”生长育人体系。
历经两年实践,我们的“生长教育”理念融进了新校园的特色建筑中,使空间传达科技智能和文化包容的理念,渗透了每一位师生的课堂内外;使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唤醒了学生的生长内力,让每一个生命都健康、自主、和谐地蓬勃生长。
2015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分段螺旋渐进式德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探索构建国家课程、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分别从“体魄生长、精神生长和智慧生长”3个层级下的3个次层级(共9个层级)开展工作。整个“生长体系”互为补充、互为助力,共同指向学生的生命生长。
体魄:野蛮生长
学校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将“勇气、坚毅、荣誉、协作”作为体育核心素养,构建以“三球、体能、武(舞)”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新建成的体育馆一层是乒乓球和武术训练场;二层为手球、篮球混合训练场,是国内手球赛事的标准场地。学校争取国家、省、市资源,借力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的高层次专家,通过招聘手球教练,成立手球俱乐部;学校将手球课程化,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通过“教体合一”模式,把专业体育运动融入学校,使学生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发展。学校因此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手球运动推广学校”。
学校建有体育运动区,做到“处处是设施,时时可锻炼”。学校邀请山东大学体育博士团队研讨体能提升方案,驻校进行学生体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每班成立包括家长、教师、学生的“裁判、医疗、营养”三支队伍,全面专业支撑学生体能提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精神:文明生长
学校着力打造“图书馆式阅读学校”。图书馆上、下两层,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图书。学校还设置10个主题休闲阅览区、60个班级主题书房,简直就是一个大图书馆。学校依托省级课题“基于学生立场的九年一贯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制定一至九年级阅读能力目标培养体系。课题组开辟“晨诵、午读、晚省”的阅读通道,探索“日读书、周读书、月读书”三级阅读评价体系。每年固定4月份的“儿童第二重生活”校园戏剧节和10月份的“诗与远方”主题唱诗会两大经典活动。同时,市图书馆的流动借书车开进学校,市新华书店在学校设立第一家“校园书店”。学校还与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多方联动、通借通还。
学校艺术长廊里设置国画、油画、素描、剪纸、手工等多种工作坊。依托高层次平台,学校设立山东省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基地,成立威海市青年美协创作基地、高区美术教师写生基地,设立指尖工作室,广泛邀请书法家、画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指导;设立电影吧、艺术之眼,进行艺术研讨;开设“名曲名画欣赏”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每年5月22日,学校还开启为期一周的草地音乐会。学生们自己筹备,并且恣意地进行艺术表达。
智慧:开启生长
校园正中央的STEAM楼,建有“创客工作坊”、“科技梦工厂”等活动室,是学校最大的特色。STEAM取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5个学科进行学科间融合之意。学校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学校以“生命化教育”大主题为基础,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引领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当前,在威海市7个名家工作室中,已有生物名家工作室、小学语文名家工作室在我校设立工作站,特级教师、名校专家定期到校指导语文主题教学改革。学校采取分组、分项目实验再进行全面推广的方式,推进小组合作、预习单模式研究,采取分年级实验方式,向各年级进行渐进式推广,奠定了学校核心课改全面普及的基础。
我们的教育圆梦之旅,正在路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