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模拟法庭进校园 巧用“五法”让数学课堂德育增效 家庭教育不当对学生的影响 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 和孩子一起成长 坚持党性教育的问题导向 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泪流满面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专家视角】

坚持党性教育的问题导向

□ 田建国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指出,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党性教育中,我们要教给党员干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同时要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已有问题,返本以求开新。

一般来讲,问题有4类。第一类,知识库中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的、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的。第二类,对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解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旧问题进行再研究。第三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的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问题。第四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有实效的教育,不仅取决于具有问题意识,更取决于从何处发现问题、怎么找准问题和怎么回答问题。

问题是党性教育的先导。党性教育要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说明对党性教育有很深的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问题解决。

党性教育开始于问题,又阐明问题,其价值作用就在于科学回答问题。党性教育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与热点面对面,与党员心贴心,善于回答疑惑,耐心解答疑问。回答胜于回避,一味回避是掩耳盗铃。只有直面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才能解疑释惑。

事实证明,在党性教育中,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结论更重要。问题中蕴含着党性教育的广阔空间,问题中蕴含着党员思考的强大驱动力,问题中蕴含着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要从党员学习中提出和发现问题,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在互动参与中增强党性锻炼共识。这种共识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也要反映在情感上。激发问题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展现理论体系的真理力量;展现核心价值,体现人文力量;情通理顺,入情入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性教育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能够分析解决问题当然甚好,尚无解决之策,只要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也非常好。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前提性,也更重要。因此,党性教育重中之重是对党性教育规律深刻研究,对现实问题深度把握,以理性的思维和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找准党性教育与党员实际的结合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以辩证的态度提出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解决问题。

目前,党性教育缺乏问题意识,如对党性教育现状不了解、不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漠视排斥,采取鸵鸟战术,左顾右盼,举起套话、空话、官话盾牌。如此下去,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更大问题还在后面,以至酿成顽症。

党性教育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回避问题是蠢事,没有问题是坏事。

坚持党性教育问题导向,需要突出针对性。党性教育的落脚点是解决党员干部现实思想问题,党性学习重点就是信仰、做人、责任、创新。以下是当前党性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性教育问题导向,需要突出时效性。就是要以实践破题,用实践理论,拿实践论证。实践最有说服力,事实是硬道理。党性教育要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生动故事说话,用党员干部切身感受说话。把抽象变形象,把概念变事实。说服胜于说教,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析事明理,使道理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增强党员干部对党性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二是坚持党性教育问题导向,需要突出感染性。注重实践,可采用比较法,在环境与主题、目标与现实、方向与途径、纵向与横向等维度进行比较,帮助党员干部分析问题,理解我们的发展阶段,理解我们的共同理想。在塑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情感时可运用体认与感染的方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理解,在接受与认同的方法论上,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问题,不是一个由个体向意识形态靠拢的简单过程,感同身受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三是坚持党性教育问题导向,需要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党性教育的教师,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学科专家,应努力成为适应时代的政治家、教育家。政治家的定力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立场;体现出敏锐的大局意识,坚定的政治方向;体现出强烈的阵地意识,坚守政治操行。媒体捧不出教育家,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自主发展的过程。党性教育家是热爱党性教育,自觉尊重、敬畏教育价值和规律的人,献身党性教育的人,建树党性教育、拥有系统党性教育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每一位党性教育教师都应有这种追求。

党性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我们的党员干部培养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的“为了实现理想而具有实践力量的人”。善于把看似常规的认识问题化,把朦胧的感觉清晰化,把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把分散的观点结构化,把内在的心得外在化。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