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五法”让数学课堂德育增效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亦不例外。如何围绕立德树人主线,突破学科本身限制,让数学课堂德育提质增效?下面5种方法值得试试。
榜样示范法。师者,人之楷模也。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操陶冶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感染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学生。如,着装朴素大方,言谈举止得体,板书规范等。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以身示范,学生就会如影随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境还原法。教材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中国古今数学史实,还原背景,激发共鸣。如,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讲述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伟大成就等。还可以把反映家乡变化的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编成习题,唤起学生的爱国心,激起学生的壮志情。
自然渗透法。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教师要不拘于一题一例、一图一表,将德育贯彻于课堂教育全过程。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补充“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3218000克米,能供31人吃一个月”这组数据,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教学“年、月、日”时,引导学生找出重大纪念日,增加常识积累。再如,对教学中具有正反关系的数和具有正逆运算的公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对立统一和联系转化的观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争比激励法。学生身心投入才能使德育效果最大化。要抓住其心理特点,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如,为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以组织速算赛或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清楚等习惯,可定期组织“比谁听课最认真、比谁回答问题最完整、比谁作业最整洁”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生活实践法。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课外实践、增加生活体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如,学习多边形时,让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交通标识牌、停车位、斑马线等,并向交警询问其意义。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得到智力发展,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得到锻炼,增强了规则意识。
增强数学课堂德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做有心人,也要注意策略,不喧宾夺主,更多地在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上下功夫,从而实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