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育的问题永远都是新问题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靠“包装” 疯狂“小升初” 从“教书”中找到存在的价值 给足学生空间和时间 从“笨方法”中看到的教育情结 要学最干净村小“螺蛳壳里做道场” 豪华艺术节背离艺术教育的本质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记者笔锋】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靠“包装”

□ 于晓斌

一位企业家说得好:“一家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丝钉、焊缝,渗透进大厦的每一个角落、关节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为沉重的负荷。”同样,对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对于涵养师生的精神面貌,提高学校的管理品质和办学境界,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所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是不科学、不完整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曼纳曾说过:“是什么成就了一所好的学校?这与学生的穷富几乎毫无关系,与昂贵的运动场、巨额的捐赠、时髦的制服、名誉校友无关。是什么造就了一所好的学校?无论它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是教会的还是非教会的,是特许的还是普通的,一种情感,一种被全体员工所享有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他们的学校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而这种情感来自哪里?文化!”

这种具有稳定状态的学校文化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需要5年、10年甚至几代人的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正如斯普朗格所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它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它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韵。

然而,在当下,有不少的学校提出了“打造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学校文化”等理念,甚至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学者,帮助他们总结、提炼、升华所谓的“学校文化”,并一掷千金,将这些“文化”加以包装,装饰在学校的角角落落里,让学校显出一副“很有文化意味”的样子。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指出:“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良好的学校文化,应该像一个强大的电磁场,能将全体师生牢固地吸引到一起,使每一个人都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和亲和力、向心力。从这个意义上,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全体师生。如果将学校文化建设寄托到一位或几位专家学者身上,用三五句时尚语言来概括,而未真正将其根植于师生的心灵,未能把这种文化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中,并转化为一种动力,那么这样的概括、提炼、升华就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感觉。这样的文化建设不要也罢!

我有这样的体会: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和巨大声誉的学校时,我总会感到校园里有一种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自己的心灵,使我感到振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贯穿于学校发展始终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在开学典礼上,校长问其毕业于何校;他回答后,校长感到茫然。两年后,茅以升以全优成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这位校长拉着茅以升的手说:“以后,中国唐山路矿学堂毕业生到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不必参加考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山路矿学堂“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优良办学传统和优秀学校文化所结出的质量之果。

冯友兰说:“由于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性,由那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这应该就是学校文化的特质和学校文化的魅力所在。只有把学校的师生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让师生参与其中,并切身感受到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学校文化的价值和本分所在。

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这样的文化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也是无法用金钱定制和打造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