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艺苑 乡村少年宫搭建起个性张扬的舞台  绘画与儿童美育之我见 一位面塑教师的幸福追梦 浅谈如何区分“书法”、“写字”两个概念 梅雪争春    高山流水 古韵潺潺

第8版:艺苑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艺苑
08
【艺教风景线】

乡村少年宫搭建起个性张扬的舞台

——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侧记

□ 本报记者 孙松波 通讯员 车红梅

一套武术操熟练而充满活力,一件件剪纸、泥塑、丝网花等艺术作品惟妙惟肖,一段韵律操跳出了少年儿童的风采……这些镜头都来自一所农村小学——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

每天下午4点半,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便会吹响“集结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纷纷走进自己选择的乐园:花艺工作坊、绣艺工作坊、插板工作室、书法室、主题阅览室等,开始自己的“快乐之旅”。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据了解,肥城市仪阳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少年宫成立于20159月。成立初期,面对缺少活动项目、缺少专业辅导教师的窘境,学校大胆创新,将少年宫活动的组织与学校的课程、教学常规有效融合,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为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接受全面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山东省特级教师、仪阳镇中心小学校长纪成涛介绍说:“没有活动项目,我们就依托地域优势优化课程资源,蹚出了四条路径。一是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美术课程以及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重合的部分进行整合,生成项目专题,开展项目研究。二是建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库,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转化,形成问题库。三是设置基于学生个性特长的艺体社团活动项目。主要包括艺术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益智类课程,如:围棋课程、象棋课程、球类课程、乐器类课程、舞蹈类课程、书法类课程等。四是基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劳动制作,我们称之为‘流淌在手指尖的智慧’。主要包括三坊两室,即纸艺工作坊、花艺工作坊、绣艺工作坊和插板工作室、雕塑工作室。”

资源有了,没有专业辅导教师怎么办?仪阳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首先,学校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本着“项目指导,教师先行”的原则,在坚持借助网络、图书等资源进行自学的同时,积极派教师外出学习。仅去年11月份,学校就先后派出5名教师到江苏学习戏剧课程教学,到泰安学习书法课程教学。其次,对一部分专业性强的项目,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邀请肥城棋院院长到学校开设围棋课,每周一小时;邀请肥城精武堂主教练和他的团队来学校开设武术课,每周两节。据该校教导主任李大成介绍,目前,学校正与逸飞书画学校、肥城市文化馆积极协商开设国画课程和快板课程。第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依靠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对全体学生家长的特长进行统计和梳理,将家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学生来说,课余时间的安排是最大的难题,由于所处地域条件的制约,他们学习之外的时间很难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仪阳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在时间的安排上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做出了较为科学的安排:一是开设书法一刻钟,每天利用15分钟时间练习硬笔书法;二是每周三、周四下午4点半放学之后为艺体社团活动时间;三是每周五全天开设戏剧课程、项目研究课程、技术体验课程;四是每周全天开放阅览室;五是每周六开设各类社团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乡村少年宫还根据学生的特点为每个年级设置了一口阅览室,每到中午饭后、下午放学后、周末时间,学生们都能到阅览室自由阅读。

该校少年宫组织者史红芳介绍,目前,乡村少年宫已经成为农村学生的好去处、家长放心的好地方、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素质教育的好载体、文化传承的好课堂。一位家长激动地说:“少年宫真是太好了,孩子在这里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