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儿童美育之我见
绘画来自人类对表达的本能需求,更具体地说是“渴望表达的本能需求”。“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但作为语言的“说”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于是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就有了本能的画图描述、舞蹈描述以及声音描述。这与艺术本源为模仿说、劳动说、宗教说、游戏说等诸多观点并不矛盾。绘画表达作为人们本能选择的表达方式之一,其视觉化弥补了语言等其他表达方式的缺憾。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绘画这种表达方式得到了积淀、梳理、纯粹化与提升,形成了更为高级的表达方式——绘画艺术。
说绘画是人类生来对表达的本能需求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人们环顾四周,擅长绘画表达的人太少了。这部分人被人们称为“具有绘画天赋”的人,而其他大部分人是没有此天赋的。但是,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从学会拿书写工具的那一刻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画”或者“划”,这是不是可以称为绘画的第一步?此后,便是以画画来记录孩童时期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画画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让他获得慰藉,所以,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画画。因此,很多人说:“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画画!”就像我家二姐,读初级中学时无师自通画了幅惟妙惟肖的马,让人记忆深刻,可谓天赋强大!所以,可以说绘画是我们对表达的本能需求,是我们生来就具有的表达能力。
但是,许多人的这种生来就具有的表达能力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呢?那些小时候爱画画的孩子都到哪里去了?天赋强大的二姐也曾略带遗憾地回答我:“画不了了!”她的天赋不知何时消失了。
究其原因,受到阻碍是导致孩子不能继续画画的重要因素。阻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绘画方面接收到的负面评价影响了孩子自我认同感的获得而放弃。二是技能提升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绘画结果达不到理想要求而放弃。从绘画的角度讲,一般在9岁左右,孩子的心智和认知普遍达到一定程度,表现在绘画上的要求是画得“具象”,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绘画技术的支持。因此,根据孩子们的认知需求特点,绘画技能教育在9岁左右开展为宜。至于儿童绘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适用与否的一个检验标准是能否使孩子享受绘画的乐趣。因为,说到底,绘画只是一种表达需求。如果人们在这种表达需求(包括技能提升的需求)中获得了愉悦感、满足感,这种表达方式便能保存下来。
我想,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儿童绘画的问题,应该有利于儿童绘画教学的开展。
“绘本美育”可成为儿童美育的重要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美育不等同于美术教育。美育是按照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给受教育者以审美影响,使之内心获得愉悦,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目的。对儿童美育来说,我特别赞同这几句话:“美育是感受,美育是眼光,美育渗透于儿童生活方式中,美育是同等经济条件下活得更有趣、更自信、更舒适、更幸福的生活方式。”作为人类独特表达方式的绘画艺术来自于人类的表达本能,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反过来启发人们的心智,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发挥了积极作用。绘画自然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
儿童时期在一个人的认知、语言、情绪发展和人格成长建设期有特殊的地位,绘画在这一时期担当着重要角色,反映了重要的成长讯息。绘画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朋友,可以让孩子获得表达满足感,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获得成长意义。绘画表现了孩子的情绪、情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可辅助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绘画通过图像传达的讯息直接明了,有助于儿童理解语言和文字讯息,甚至儿童不需要语言和文字即可理解图像传达的内容,在儿童的认知建构中深受喜爱。“绘本美育”应运而生。
据说,绘本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在绘本里,图画是书的生命,其文字简练生动,与图画共同讲述故事。也有的绘本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个字,是没有文字也可以讲故事的书。绘本的主题丰富多样,涉及儿童对社会认知的各个层面,更关注儿童情感培养、人格生成。
但是,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是好的绘本。目前尚处于绘本教育开端阶段,绘本市场良莠不齐。因此,为孩子选择好的绘本相当重要。好的绘本从图画的达意来说具有足够的说明性,不读文字即可通过图画了解到完整的故事;从图画的传神来说具有艺术性,可以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获得美好感受。正如台湾童书专家黄乃毓所说:“一本好的图画书其实就是一本画册,是艺术品。”
我认为,“绘本美育”可以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利用绘本这种教育产品进行美育活动。另一个是在美育中进行的绘本化绘画活动。
研究发现,9岁左右的孩子对事物、事件的整体性或者说对事物、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性上有一定的理解,开始自主探索运用与情节关联的连环画来说明事物、事件的整体性。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绘画表达需求的特点设置绘本化绘画活动,有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和对绘画愉悦感、满足感的获得。
因此,“绘本美育”可成为广大父母、社会美育机构教师、学校美育教师重要的儿童美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