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研改革 助力教师成长
近几年,莱芜市教育局实施了深度教研:以加强学科组建设促教研工作上水平,以加强集体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以加强片区教研促城乡教师共享共赢。教研活动向深度、宽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教研工作逐步由外在型、粗放式、重形式向内在型、分层次、重内涵转变。莱芜市教研工作的蓬勃开展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动力,使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喜人的风貌。
一、将学科组建设成教师成长的园地。学科组是保证学科教学质量、开展学科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在教学形势日新月异、高考改革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学科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学科组建设刻不容缓。莱芜市教育局在推进学科组建设中,以“四个坚持”为原则: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升理论;坚持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探索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新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积极探索学科教学“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实现的有效策略;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开发潜能与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研之路。各学校学科组在工作中贯彻“四个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和要求创新机制,不断赋予学科组新的功能,使学科组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纽带、学科教改的基地和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
二、促教师在集体教研中拔节、成长。加强集体教研,是确保教学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措施,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促进全市教研活动深入开展,莱芜市教育局连续下发了2个文件,为全市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集体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学科集体教研必须遵循的5项原则,明确了学科集体教研工作的重点,强调了集体教研的时间、地点和流程。广大教师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参与集体教研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大家一致认为:加强集体教研工作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设一支融教学、教研为一体的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二是下发《全市中小学“教研培训一体化”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将研训一体化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的着力点,以研训促教学质量提升;将“名师建设工程”作为锻造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其执教能力的牵引点,以研训促教师专业成长;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提高效率的支撑点,以研训促学生全面发展;将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拉动教学环节优化的突破点,以研训促课堂效率提高。
莱芜市教育局在推进教研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过程中,通过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每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构建了教育资源信息平台,启用了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完善了“新教育实验QQ群”、“中心学科群”、“骨干教师博客群”;确定了“网络教研日”,开展网上备课研讨、专题交流并观摩名师名家的“空中课堂”;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网络教研体系,以网络教研促教师成长。
三、让教师在片区研训中共赢。近年来,莱芜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城乡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工程,以全市18个片区研训基地为龙头,高中学段成立“结对学校”,初中学段成立“8校教研联盟”,小学学段成立“10校教研共同体”,定期组织研讨活动;举办“名师论坛”,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师同步研讨、校际联动;构建起了市、区、乡镇、学校4级联动的教研机制,实现了教研成果共享共赢。
莱芜市教育局以教研联盟共同体为主体,推动城乡教研常态化、高效化,构建了学校、班级、教师、学生等多边活动交流的有效机制,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推动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