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核心素养理论和实践的共鸣
核心素养包含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蕴含大量德育因素,体现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增强立德树人系统性,综合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提供了基本遵循依据。
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已经建构,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才能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和有效共鸣?在立德树人、学生素养培养过程中,怎样让思想品德入脑入心,真正成为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东西?
此前,上海做了一年的调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
德育不能仅在外围,应深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事实上这也是教育改革和教学有效推进的必然要求。从推进教育教学来讲,学科教育表面上是由知识和范畴构成,但背后有价值观和世界观作支撑,本身是从知识技能到情感态度的深化。德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中,教师要用一双慧眼把德育内涵挖掘出来。所以,我们把德育和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一些经验。
在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化德育实践中,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2015年,一项全国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调研构建了“德育内容-品德心理结构-影响因素”三维指标模型,得出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呈不平衡状态。从构成思想品德基本要素“情”和“知”的关系来讲,学生道德感情是非常好的,但在一些具体的认知上呈现多元、离散的状态。从“知”和“行”的关系来说,学生的行为选择在表现出利他倾向和奉献愿望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的趋利避害和功利倾向。从“行”和“思”的关系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刻,缺乏辩证分析的能力。从“思”和“信”的关系来说,学生对诚信价值观的认同度普遍不高。
第二个结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认知内容呈结构性差异。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但在“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三个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成长特点。比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感下降,寻求社会支持的意志降低,年龄越小,学生越容易感知周围的环境诚信,更倾向于遵守规章制度。
在这个基础上,2013年,教育部启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我们觉得其中“三个转化”非常重要。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转化为大中小学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包括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当中的一些德育要素转化为大中小学德育的顶层内容体系,从普遍要求变成教育遵循的内容。二是要将德育顶层内容体系转化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改建议。三是要将课程标准和教材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同时,在构建符合学生群体特点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还要深化实践,能够使它落地落实。我们要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全面建设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建立一个真实客观的大数据平台。这四个方面是我们在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细化核心价值观、提高德育实践的有效性方面要重点推出的举措。
(作者系上海市教委综合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本文来自作者2016年底在第十一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