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理想的思政课堂之我见 巧手剪纸,喜迎新年 班级管理应把握好度 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提高小学品德教学实效 浅谈对学习障碍的认识及应对措施 万名教师访万家 访出教育新精彩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记者观察】

万名教师访万家 访出教育新精彩

——寿光市教育局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侧记

□ 本报通讯员 卢志军

2016年,寿光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意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活动本着“家访一户、辐射乡邻、带动全镇、影响全市”的原则,并在活动中明确要求做到“六必进”、“六知道”,收到明显成效。

家访做到“六必进”、“六知道”

做到“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即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孩子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寿光市教育局规定,特殊群体学生必须由学校干部亲自包靠,并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亲情缺失的孩子选取“代理家长”,让满满的师爱填补亲情的缺失。田柳二中副校长李建福也是“代理家长”,他在《家访日记》中写道:“作为‘代理家长’,我无力阻挡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的脚步,但我试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他,让师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希望的晴空。”像李建福这样的“代理家长”全市有2100多人。

田柳镇邢姚小学通过“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了解到个别学生家庭困难,随即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开展了“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扶困助学活动。学生家长激动地说:“学校、教师不仅教育学生上心,经济上还关心、帮助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学校、教师不放心、不支持呢!”

侯镇二中的张丽君老师说:“借着‘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东风,我走进几名学生家里,深感家访了解情况与请家长到校了解情况绝对不一样。”

到田柳支教的张玉芝老师基于家访了解掌握的情况,把学生分成9个学习互助小组,小组的同学互相监督学习,家长非常放心。有一名学生家庭很特殊,经济来源全靠68岁的奶奶种大棚蔬菜支撑,生活比较困难。张老师了解情况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该生很多的帮助。该生的奶奶骑上三轮车带着自己种的西红柿专门到学校表示感谢:“谢谢张老师,孩子的进步都是您的功劳。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是孩子的福分!”这是家长对教师的认可与肯定,更是对教师的期望。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教师共到访学生家庭35660个,参与家访的学校干部共3526人次,班主任共14277人次,任课教师共13779人次。

让家长“参政议政”

通过访万家,学校可以洞悉家长对学校的需求,积极创造机会,让家长“参政议政”。洛城新区小学积极倡导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学校伙房管理,餐厅工作人员与志愿家长在劳动中品味“同甘共苦”,在交谈中收获“锦囊妙计”,在改进中赢得“称心如意”。

学生校服定做一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世纪教育集团对此进行改革探索,把校服选定权完全交给学生和家长,校方只起服务协调作用。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新闻媒体进行全程记录、现场监督,所有参与投票的家长代表都是随机从家委会成员中抽取确定的。一位家长代表说:“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以前只是听说。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家长的意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各学校积极发挥“三级家委会”对学校全方位工作的监督、审议、指导作用,注重家委会成员回社区、回村的二次宣传,组织群众参与满意度调查活动,凝聚育人合力,实现家校密切沟通、合作共赢。

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收到家长意见建议4659条,已经采纳1789条,有2046条意见建议跟家长进行了解释说明,136条逐步纳入整改计划。

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教经验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教师的事,家长只要管好生活就行了。为转变家长观念,寿光市教育局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讲座,开展家教咨询服务。同时,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更好地做好家校沟通,本着“理解教育、理解老师、理解孩子、理解成长”的原则,各个学校通过报纸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设置教育信息、校园动态、心灵驿站、成长热线、名人家教、家长信箱等栏目。如世纪教育集团的《心连心报》、纪台教办的《纪都杏坛》、羊口中心小学的《开启》等,把学校的办学与家长、社会的期望放在了一起。

市教育局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室、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室及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农村行、心理教学研讨、《立德树人,家园共育》等专题讲座。“养孩子苦累都不怕,最怕不懂教育。”在家访活动中,很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寿光,通过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校合力效应越来越明显、强大,学校办学满意度逐渐提升。人们坚信,在建设“品质寿光”、率先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家校合作必将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宏伟的目标尽快实现。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