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理想的思政课堂之我见 巧手剪纸,喜迎新年 班级管理应把握好度 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提高小学品德教学实效 浅谈对学习障碍的认识及应对措施 万名教师访万家 访出教育新精彩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应把握好度

□ 文登新一中 徐吉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管理应审时度势,把握好度。

一、班级管理的“粗细度”。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敬业精神,能否坚持做到“业精于勤”。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要完成自身担负的学科教学工作,又要承担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如果事无巨细,每项工作都亲自过问,长此以往只能疲于奔命,效果自然不会好。无论“坐班”、“站岗”式的警察型管理,还是整天唠唠叨叨的保姆型管理,效果往往都不佳。过“细”的管理,一是会把学生管“死”,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班内工作不推不动,敲一下跳一下。二是会把学生惯“懒”了,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使学生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自主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必每次如临大敌,待问题比较突出时一并处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二、学生管理的“模糊度”。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如果对学生硬要给予“好”与“坏”、“优”与“差”的评价,那么在这种逻辑下,班主任对学生就可能会产生“爱”与“恨”、“喜欢”与“不喜欢”的情感。这是片面的、不恰当的。就客观事实而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班集体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但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而是长期的、长远的。

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模糊思维来认识和处理问题,要在管理中遵循模糊思维的特点,避免绝对化、极端化。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把握学生发展认识的模糊度,对学生给予恰当的引导、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问题处理的“灵活度”。处理事件、说服教育学生的方式要灵活。这是因为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一成不变。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真心诚意地爱学生,必然会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合理批评,一味地宽松、放纵,只会造成管理的随意和松散。我们对学生身上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应该适时地提出批评,有时甚至应该进行合理的惩处,切不可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让他们羞耻、内疚、痛苦,从所犯的过失中吸取教训,纠正错误,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但是, 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把握不好尺度,通过高压手段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摆出一副严酷的面孔。那种冷淡的威严、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惩罚,只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和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学生犯了常见的小错误,教师可进行“模糊的批评”,不点名地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即便是犯了较严重的错误,教师也应当以理晓之、以情动之、以行导之,让学生“明其理”、“感其情”、“信其道”、“改其行”。

四、 奖励的度。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肯定、表扬、奖励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但是不是越多的肯定、表扬和奖励起的作用越大呢?事实并非如此,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奖励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奖励也要有度。奖励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地重复良好的行为,又要避免过多而贬值,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