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碎金式传统文化与课程开发 有特色的评语更有感染力 “诗评语” 老师“诗评语”不只是有诗意 “诗评语”的意义大于形式 乡村小学落实研学旅行的关键点 “教学相长”的智慧 警惕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侵蚀 经典画读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有特色的评语更有感染力

□ 李洪嵩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期末评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写评语,则成为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那些呆板、老套没有生气的评语,小学生往往没有什么感触,仅仅扫一眼就放下了。相反,那些充满情趣、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评语,则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打上深深的烙印,让他们经久不忘。寿光孙老师的做法就具有特色,也注定更有感染力。

当下,教师大都采取鼓励的方式。而同样是鼓励学生,不同的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那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方法更加有效果。我们知道,小孩子大多是喜欢诗歌的。教师采用通俗易懂的诗歌形式,再嵌入学生的名字,往往会让学生在感到奇特、好玩的同时体会到老师浓浓的爱意,从而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我们为孙老师写评语的方式点赞,并不是让大家都用诗歌来写评语,而是鼓励大家采取各自独创的方式给学生写评语,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评语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