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呵护心灵 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引擎 在融合与辐射中构建校本课程 沂蒙红领巾集结号 我选择了给学生上英语拓展课 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思考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引擎

□ 诸城市教育局 宋正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有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育观念, 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费了不少劲,成效总不大,原因何在?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改变。语文课堂讲风太盛,很多教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愿意在阅读经典上花时间。久而久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自主性、创造性,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是搞“填鸭式”还是让学生吃“自助餐”?是以课本为中心还是以生活为中心?要师道尊严还是要民主平等?要高分低能还是要全面发展?古时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的说法,现在我们应该制定切实的阅读计划与方案,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理解能力。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点燃阅读激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寻找所学课文中的突破点,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创造和谐阅读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参与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的阅读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把生动活泼的阅读形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阅读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该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