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简单”吗?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于2016年11月在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反响。叶朗在讲话中说,现在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把大学教育当作单纯的职业教育,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受到歧视和排挤,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被忽视。
品读叶朗的讲话,不难推导出以下逻辑关系:一、职业教育可以是“制器式”教育,即“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二、大学不能这样做。大学应该重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重视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否则,大学就降格为“单纯的职业教育”。
这样的逻辑关系准确吗?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低一等的教育吗?
笔者认为,当我们表达或使用一个概念的时候,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换言之,如果对概念本身的基本问题都不甚了了,那么就极有可能陷入逻辑起点错误的尴尬境地。
什么是职业教育?叶朗所说的“单纯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专家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一个理论问题,可以继续探讨,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而非“层次”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笔者认为,后者才是讨论问题的关键。叶朗所使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专家所实践、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二者对这一概念的诠释大相径庭罢了。叶朗在使用“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时,依然把它划归为“层次”教育,即与大学相比,职业教育是低一等的教育层次。这与职业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具有“跨界属性”、“类别属性”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姜大源在新作《职业教育要义》中指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不仅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视域,而且跨越了企业和学校的境域,还跨越了工作和学习的界域。一句话,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经济界与教育界的疆域。这意味着,相对于往往只有学校这样一个学习地点的传统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把“职业教育”与 “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勾连起来是有失精准的。
可以把“学一个专业,学习一门技能,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与把人当作机器来训练的教育画等号吗?如果反对这样的“制器式教育”,那么“工匠精神”、“大国重器”又该从何谈起?摒弃功利性、工具性的“制器式教育”没有错,我们要警惕的是任意扩大“制器式教育”的内涵。
“学好专业,练好技能,顺利就业”与“人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是对立的吗?笔者认为,教书育人、专业育人、技能育人与“人的发展”是一件事,而非两件事。笔者认为,姜大源的论述是对上述模糊认识的澄清,是对舆论倾向的矫正,也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还原。
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相互融通,有机融合,互为补充,比翼齐飞。注重“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注重“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