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堂
作为一名音乐教研员,我经常去学校听课。一次在一所学校听课时,我发现这里的上课铃声很特别:播放的是在校园经常听到的《童年的回忆》,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播放时只将乐曲的一小节重复了十几遍,难听至极。但看着学生们的表情并无异常,我才知道这不是失误,而是一直以来铃声就是这样的。这样聒噪的音乐为什么学生们充耳不闻呢?
课堂时间过半,音乐教师仍在讲台上喋喋不休,从作品分析到创作背景,从音乐知识到重点难点,但看看学生们的表情,很有意思:一些学生聚精会神,在极力配合教师的“表演”;一些学生神情木讷,思想估计已“遨游九天”了; 后排有两名学生早和周公约会去了。教师对其也不为所动,继续他的“眉飞色舞”,根本不管学生们是否在听。这样的课堂为什么教师视而不见呢?
教师忙着教学生追求“真”,努力考出高分,学生们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同时也兼顾学识情商的发展,努力让学生追求“善”,做到是非明辨、善恶分明。但人类还应具有一种除智商和情商之外的能力,那就是感性能力,即能够体验人生的幸福与美好,追求“美”的能力。感性能力低就会对生活和幸福“麻木不仁”,只要实用,不顾审美,如同上面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音乐是美好的事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惫、舒缓心情,在课间播放确有效果,但前提是音乐一定要美。在音乐课上欣赏乐曲也是一件很美的事:与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但一节课过半,教师仍在讲解分析作品背景、曲式结构,把音乐教育变成“知识教育”或者将其“道德化”,非要学生听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深刻的“爱国情怀”,怎能不让学生昏昏欲睡?但这绝不是说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分析,而是要注意“度”的把握。音乐作品通过教师的恰当讲解和巧妙引导会激起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触发学生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能只自顾自地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作为人师,先要有感受和体验“美”的能力,才能去召唤和激起学生心中对“美”的感知和向往。音乐课堂应该是“美”的,让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美”,能在课堂中发现“美”,能在作品中鉴赏“美”,能自己动手创造“美”,这才是我们的理想课堂。“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眼里那只是饲料。”身为教师的我们还不“美”,怎么让学生们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