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所谓“油盐不进”的学生,我该怎么办?
让“招数”点到“唤醒、激励和鼓舞”的穴位
潍坊市滨海开发区锦海小学 孟祥杰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即使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仍然有我行我素“油盐不进”的学生。他们软硬不吃,让教师一筹莫展。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是否就一点也找不到破解的诀窍呢?
记得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关爱、激励的阳光照耀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为人师者不能忽略的是,您的“招数”是否点到了“唤醒、激励和鼓舞”的有效穴位。
对所谓“油盐不进”的学生付出应有的关爱,是教师的责任。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发: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每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程度和形式是不一样的,因此,为师者应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班上不易被感化的“高手”。自然,和这些不好转化的“高手”过招,教师要先摸清他们的长处和弱点,施展才能触动其有效穴位。
变“油盐不进”为“重拾自信”
莱芜市莱城工业区(口镇)郭家镇小学 张愈
如果教师把某个屡教不改的学生视为“油盐不进”,一则说明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失去自信,二则表现出对学生失去信心,给学生贴上“问题”的标签。
对此,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引领学生树立信心,改正缺点。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常言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所以出现所谓“油盐不进”的学生,与教师的急躁情绪、功利思想不无关系。试想,教师总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高高在上,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与责任,没有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就草率地给学生扣上“油盐不进”的帽子。这反映的正是教师责任心的缺失。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冷静分析、科学处理,先从自身找问题、查原因:是否过于急躁,是否戴上了“有色眼镜”。教师的心静了、气和了,自然会对学生多一分理解与信任,管理学生也拥有了自信。二是引领学生重拾自信。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屡教不改也是常有的事。教师要变空洞的说教为发现与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学生的特长表现,及时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自我、体验自信。师生关系和谐了,对话交流融洽了,所谓的“油盐不进”问题也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