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因此,我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在教学《家庭小账本》这一主题单元时,针对很多学生吃穿攀比、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我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做一个月的家庭理财师,详细记录家庭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听说要掌管家庭经济大权,学生们可高兴了。他们认真记录父母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及消费情况,如水电费、液化气费、电话费、购买服装的花费、每天买饭菜的费用……这样一天天、一项项记下来,到月底结账,很多学生发现账面上所剩无几,有的家庭甚至出现赤字。这个结果令很多学生惊讶:没想到,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月工资不过2000余元,每天百八十元的开销,本来觉得没有什么,积攒起来竟是一大笔钱,尤其是遇到特殊情况,开销更大,需要动用积蓄。一个月的体验结束后,学生们变得成熟了。很多家长向我道谢,说感谢我组织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养家是多么不容易。现在,我班学生个个都是勤俭节约小标兵。我就是这样利用生活体验去激发学生思考,将品德与社会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教育即生活。”叶圣陶先生的话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如在教学《如果我是他》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蒙上眼睛,让他们扮演盲人,然后在教室里摆上脸盆、凳子、笤帚等障碍物,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下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再返回来。开始学生觉得很好笑,可是亲身体验时,他们却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没有一个人能顺利地走过去,一路的磕磕碰碰既让他们受了皮肉之苦,也令他们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看着学生一脸的落寞,我及时发问:“你当‘盲人’的心情怎样?”“摔倒时有人嘲笑,你怎么办?”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了解了残疾人的不便,表示以后应该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残疾人。
三、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建立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利用本土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以《我做交通设计师》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明白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于是,他们分小组去调查,发现交通事故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交通堵塞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王惠群同学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如何改善交通状况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经过讨论,各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张笑寒说,改变交通堵塞的最好方法就是平时上学放学不用爸妈接送,汽车少了,交通堵塞就少了,起早上学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为了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状况,学生提出设计一条学生专用通道,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又可以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状况。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修改整理后,统一送到交通局和环保局。没想到,学生的方案受到了两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采纳了学生们的合理建议,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多走路、少开车”的倡议。这给了学生更大的信心,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更积极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