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构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保障机制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四个层面健全和落实相关制度,形成各方积极参与的系统保障机制。
一、 政府不断完善企业实践的考核激励机制
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地方实际完善本地区中职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的相关规定,调动中职学校、企业、教师的积极性。要健全完善针对学校、企业、教师不同层面的考核评价机制。在税收征管、补助发放、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严格考核,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实施行政和经济处罚;与学校和企业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奖优罚劣,激发其做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学校改革创新教师考核评估,建立长效机制
(一)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和方法研究,基于课程改革、大型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或课题开发为目的进行,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应根据教师在专业、个人条件、学校配备相应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分层实践,针对教师的企业实践态度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程度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增强其责任心。
(二)细化评价指标。构建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体系,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对优秀教师的培养与管理;而细化评价体系的指标,则有利于专业教师明确自己深入企业实践、学习新知识的目标与准则。教师通过对照评价指标,能够检验自身在实践中的成绩和差距,从而督促其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制成《企业实践工作表》。其内容包括企业实践的原则要求、项目安排、期限、工作重点、收获体会、师傅指导情况、学校督查情况、实际操作图片、工作总结等,日常做好记录,期满后严格考核。
(三)健全评估体系。教师企业实践能取得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增强校企合作、拓展科研开发领域、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等重要成果。而这些成果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为政府针对学校和教师实施奖励、职级晋升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健全该成果转化的评估体系,在实践期满后组成考评小组,严格考核。
三、企业制定教师实践规范,纳入长远发展战略
企业要正确认识职校教师在实践中发挥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把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纳入长期发展,与经营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制定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制度措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到企业产品研发和企业专业技术研究等方面,派遣企业优秀工人对教师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顺利完成企业实践的最终目标和内容。
四、教师变实践为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教师应顺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利用好政府、学校和企业的政策措施,高度重视企业的实践工作,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学校的部署上来。要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展示自身价值的高度,珍惜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宝贵机会,服从组织管理,结合自身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需要,与优秀的工人师傅进行交流与沟通,扎根于生产第一线,动手实践。要学习企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自觉接受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及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不断对照标准改进实践行为,展示新时代职业教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光辉形象。
(作者单位: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