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学习、借鉴名校的先进教育理念,无疑是提升学校办学档次的一条捷径。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有的学校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有的学校对先进经验在表面上学得有模有样,但几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原因是“水土不服”;无奈之下只好放弃,重新学习其他名校的经验;在几番折腾后,又重回老路。
对学校来说,学习、借鉴必不可少,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创新。二战结束后,日、韩等国通过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迅速建立起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并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少企业不断引进欧美先进技术,但迄今为止,电子、汽车产业依然缺少全球领先的自主品牌,许多核心技术依然依赖进口。
同样花钱买技术,结果却大不相同。问题出在哪里?日、韩的企业花1块钱引进,再花10块钱消化、吸收;我国的一些企业则会花10块钱引进,在消化、吸收上只投入1块钱。前者把重点用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结果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上,满足于“知其然”,没有创新,只有依赖。教育也是如此,只是一味地模仿、复制,满足于外表声势很大,而内在的核心要素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因而不能有质的转变。如此一来,即使花费再多的钱学习、借鉴,结果又能怎样?只不过是“摸了一把粉”而已。
学习、借鉴名校的先进经验,要站在系统的高度全面审视,而不能只盯着其最华丽的部分。多年前,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曾对记者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前来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校长很多,有些人学得很投入、很认真,但杜郎口中学不会被超越。崔其升的这种自信、底气来自哪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师听课、看录像,太看重照搬、复制。这种亦步亦趋的做法,肯定不会使学校超越名校。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图的是热闹,而很少有人透过表象看本质,思考背后的东西。
有人说,教育很简单,只需要做好教与学两件事;有人说,教育很复杂,千头万绪,理不清、看不透。我认为,二者都有些片面。办一所好学校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靠跟风、模仿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在把握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学会创新。而创新涉及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只有抓住核心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