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电教手段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给教学带来新气象,增添了无穷魅力。下面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如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学生:“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车轮的模型,然后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驶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教师接着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变换图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使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二、运用电教媒体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如在教学《三角形意义》时,当计算机屏幕上出现3个三角图形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叫三角形吗?”学生齐声回答:“不知道。”于是,我在计算机上演示:去掉屏幕上的两个三角形,将剩下的一个三角形边移动成三个独立的线段,再逐步移动成一个三角形。这一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学生很快明白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
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接触等,学生会很容易地辨别这两种实物的形状,但要让他们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几种大小各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图像演示给学生,再点击某一实物便出现该实物各条棱闪烁的情景,然后再隐去其他部分,抽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几何图形。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便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
四、利用电教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能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小学生思想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上思想最容易分散。只有不断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
总之,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电教媒体使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的场面,实现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恰当利用多媒体,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