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性灵活性
产业结构调整,会怎样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日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阶段性成果显示,产业的区域转移正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分布产生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下毕业生从事教育、医疗、信息类职业的比例迅速增加,这种影响还将进一步持续。
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下降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新世纪进入快速增长期,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6年的765万人。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分布随之发生变化。课题报告显示,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比例明显上升。
从2011~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的变动来看,呈现出3种态势:一是毕业生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东北区域经济体的就业比例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二是毕业生在西南区域经济体、中原经济体和陕甘宁青经济体的就业比例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中原经济体毕业生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最大;三是西部生态经济区因地域发展和人口特点,其所能承接的就业人数较少,但由于基数较低,毕业生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增加。
课题首席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分析,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加工业、制造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的增加,加之中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工作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数量。
第三产业就业超六成,医疗行业成热门
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最多的是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比较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及其变化会发现,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3%左右,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2015届毕业生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达到了62.98%,比2014届毕业生增加了4.96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下降到35.71%;第一产业则保持在1.30%。
“第三产业是吸收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这符合第三产业具有较强岗位再生能力和劳动力承载能力、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特点,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
莫荣分析,随着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还将增加,同时通过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高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课题组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十大行业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建筑业、教育业、金融、媒体信息及通信行业始终保持在前4位,是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共计约占毕业生就业总量的1/3。
从趋势上看,高校毕业生在医疗、社会服务、护理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最快,矿业、各类制造和加工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交通工具制造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销售及租赁业3大行业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大幅下降的明显波动态势。
对高跳槽率、慢就业者,应加以关注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体现了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课题组认为,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首先,要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也存在新的挑战。调查发现,毕业生受雇全职就业的比例在持续减少,这既是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性的体现,又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在增加。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的离职比例也较高,平均在35%左右。非受雇全职工作、频繁更换工作一方面会影响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面对这些情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其次,要重点关注“慢就业”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在毕业半年后仍处于非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多数在继续找工作,还有的准备继续求学,有的准备考公务员,有的想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这些毕业生可统称为“慢就业者”。近年来,不就业也无其他计划的毕业生,占比有明显增长。
莫荣认为,有计划的、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慢就业”,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而对就业没有信心,或没有目标规划而茫然地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则是高校毕业生消极应对就业的一种表现。这类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无疑会给劳动力市场释放负面信号。当前,应重点关注这部分群体,了解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加强积极就业观的宣传,加大就业服务力度,防止失望心理蔓延。
(摘自2017年4月2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