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小的研讨班”想到的
假日里的一天,我偶遇在市直学校任教的老同学,并且与他进行了交谈。当他得知我在偏远的山区学校教学、班额较少时,不禁感叹道:“每天教着三四十个学生,如同在山坡上放羊,轻松得很呀!而我所在的学校,一个班级有七八十个人,琐事繁多,天天忙不过来。”对于他的这点看法,我实在不敢苟同。
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最小的研讨班》,故事的主人公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他计划在芝加哥大学组建一个天体物理学高级研讨班,由自己授课、指导。招生工作结束后,他发现,只有两名年轻人报名参加。钱德拉塞卡主要在天文台做研究工作,如果到芝加哥大学为两名学生上课,来回行程将达数百公里。他的同事、挚友劝他取消这个研讨班,但是他坚持将研讨班办了起来,并且风雨无阻,没有因为学生少而敷衍塞责。
10年后,他的两个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钱德拉塞卡也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当时不为人知的“最小研讨班”,居然出了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成为科学界的一大奇迹,也成了教育界的一大奇迹。
这个故事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钱德拉塞卡身上有一种为人师者的责任心、使命感。这说明,在教学上只有教学效率的高下,而没有班级大小之分。在传授知识之时,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绝不能在课堂上信口开河,说一些不够严谨的话语。否则,错误的印象就会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到那个时候再想纠正,是特别困难的。许多学生之所以出现学习困难,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模糊的概念愈来愈多,以致整个知识体系坍塌。这到底应该怪谁呢?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家庭出了状况,以致他没心思学习。这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概念。这只要从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就可以作出判断。有的人认为小孩子可以忽悠,不必过分在意。殊不知,只要他发现了你的错误,你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他就不愿意听你讲话。如今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我们不要过分掩饰自己的无知,而应该时刻告诫自己: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岗位。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终成为有学问的人。
即使一个班级只有二三十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几个人,山区教师也从来没有敷衍过。在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山区学校,岁月的风霜让许多教师的青丝变成白发。这些老教师每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因为大雪封住崎岖的山路而迟到,也没有因为地里的庄稼该收获而耽误学生。在学校里,多数教师中午就着白开水吃一块煎饼或硬馒头,然后就匆匆去帮助那些生活、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山区留守儿童的梦想才不至于破灭。他们经常从自己菲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留守儿童购买学习用品、衣物,给他们垫付医药费。这几乎是工作中的常态,谁也没觉得异常。
艰苦的地方总得有人守望;越是艰苦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心越强。山区教师每天面对的学生是乡亲们的希望,是乡村的未来。为了乡村文明的烛火更亮,我们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我们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没有理由懈怠,也不会懈怠。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化进程的加快,教学条件的差距在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存在。我们会更尽心,倾注我们的爱心、责任,弥补条件上的不足。我们远离名利,践行理想教育,带领学生在教育的春天里奔向未来,实现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