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日照五莲山风光 鲁迅的样子 孩子缘何故意挑衅家长 《天工开物》的人文精神 你认识“我”吗  益智游戏未必让人变聪明 著名作家、《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逝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第4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4
【说文解字】

你认识“我”吗

□ 杨立新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之一,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几乎不可须臾离也。

在自称代词中,“我”较之“吾”“余”“予”等字出现得早,但这并非“我”最初的造字本义,而是引申义了。至于它的本义到底是什么,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后的1000余年里,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20世纪初,随着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土,这一谜题方逐渐解开。人们才知道,长期相沿习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其本义原是古代一种颇具杀伤力的兵器,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真是匪夷所思,“我”字怎么会与兵器发生联系?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我”字右边是个“戈”。汉字中,凡从“戈”之字,多含有杀戮、武力或兵器之义,如“伐”“战”“戕”“戮”“戡”“戢”、“戬”“截”“戟”“戚(古代斧类兵器)”“戣(ku ,古代戟类兵器)”等。对此,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根据甲骨文字形,最早指出“我”疑像兵器之形。

“我”的甲骨文很像一种在戈上装有三根利齿的武器,利齿既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虽然文字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漫长历程,但我们仍可以在其甲骨文字形中大致辨认出“我”相对应的笔画。郭沫若认为甲骨文“我”就是《诗经·豳风·破斧》中“既破我斧,又缺我锜(qi)”的“锜”,是一种锯形兵器。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亦持此说:“我,像长柄而有三齿之器,即 之初文。” 那么,这种兵器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期待着考古工作的新发现。

终于,“我”露出了真容。1975年,陕西扶风县出土了一种西周时期的青铜兵器,为三个相连的三角刺,一侧可装长柄,用于战场砍杀。甲骨文“我”,正是这种青铜兵器装柄后的形象。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还出土了一种三戈戟,学界认为也是“我”。因此,“我”是一个切分不开的独体象形字。但也有学者指出,“我”并非象形字,而是从手、从戈的会意字,本义为“手持战戈之人”,表示一个手持锋利剑戈、久经沙场的老战士。

“我”这种长柄武器盛行于商朝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我”的形状有些像《西游记》中猪八戒所使用的九齿钉耙,只不过“我”是三根齿,为侧式;而钉耙是九根齿,为横式。

那么,“我”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专家认为,由于“我”是古代的戈类兵器,很容易激发军队的斗志,凡持“我”者,皆属我方,这样“我”便逐渐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意思,并一直沿用至今。

(摘自2017年2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