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教学无涯 问答有道 扎尕那 一次写实性儿童文学的冒险 中国桃文化的一朵奇葩 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教师书架 二十六个留守孩子的日记

第6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6

一次写实性儿童文学的冒险

——刘春玲老师新作《夏当当响当当》述评

□ 潘璋荣

这两天一鼓作气读完了滨州市刘春玲老师赠阅的文学新著《夏当当响当当》一书。这是济南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4月上架的新书。

这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全书共181页,11.6万字。全书由《我叫小天才》、《铁环谜案》、《鲜红的唇印》等19个基本独立的故事组成。

19个故事都是以夏当当为主人公的,或者是为了表现主人公夏当当的,具有连贯性和承续性。因此,这本儿童文学就其体裁看,显得并不很规范,或者说不是很典型。它不是独立性的儿童故事作品,同时具有连续性整体小说的特征,兼具儿童故事和少儿小说的双重特点。

全书主要塑造了一个比较聪明、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又不是太坏),有善良的天性、有一定进取心的“夏当当”的小学生形象。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后进生”的形象。不过,这个“后进生”还不是那种特别让学校和教师头痛的学生。他的身上有缺点和毛病,也有优点和可爱之处。也许正因为他身上具有多重特质,使得他成为一个联系好学生和后进生的很好的“中间物”。好学生虽然不喜欢他,但也不是特别厌恶他;后进生虽然跟他无法铁起来,但也能跟他保持某种联系。就这样,夏当当既成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让人感觉怪怪的人,同时也成了一个联系学校各个方面人物的最好的“道具”。

总的来说,该书成功塑造了夏当当这个有点小可爱,也有点小讨厌的角色。从整本书的内容看,夏当当是一个不断走向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形象。因此,他总体上给人的感觉还是可爱多一点。应该说,夏当当是学校里那种在跌跌撞撞中不断进步的中等生的形象。

从写作风格看,该书不是以虚构的故事为素材和内容,而是以发生在校园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和内容的。这就使得该书具有写实文学的基本特点。虽然本书主人公“夏当当”是一个虚构的名字,但书中描写的都是作者在学校里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用作者的话说,她只是将学校的真实故事“予以整理”。而且这类事件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为它们在任何一所有小学生的学校都可能发生,或者都发生过。

历来流行的儿童文学的特点往往是强调虚拟性、幻想性和夸张性。刘春玲老师这种写实性的儿童文学,无疑是儿童文学写作上的一次大胆冒险。

为什么我认为刘春玲老师这种写作方法是一次文学冒险呢?一是因为儿童文学中这种写实性创作我从未见过,是儿童文学创作形式与内容上的一次尝试。二是因为,这种写实性的创作容易落于平常和平淡,难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刘春玲老师的写作如实地刻画和描写这些校园生活,小读者们会买账吗?他们会乐意阅读他们司空见惯的校园琐事吗?

同时,作者在表现手法上过多地进行了环境的描写和铺垫,这是儿童文学创作所忌讳的。儿童文学作品一般强调以动作、行为、语言和事件的刻画为主要表现手法,尽量少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即使写到环境往往也是三言两语带过,不会做大篇幅的铺陈。

另外,儿童文学十分强调对儿童的“教育性”,而该书的内容在对儿童的教育性上还是不足的。作者有强烈的教育自觉,这种教育往往是通过直接的道理说教插入书中的,而不是通过故事内容来体现的。或者说,该书的内容和情节本身的教育性还不够鲜明和突出。

当然,刘春玲老师的文笔是相当棒的,写作功底相当扎实。该书的语言质朴、简练、流畅,环境描写与烘托技术相当娴熟。她对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与记叙相当清晰。这使得她的作品读起来相当轻松,而且有一种文学的美感。

文学创作的好坏与成败真正的裁决者是读者与时间,我的观点和评述只代表我个人一种不成熟的浅见。还是将《夏当当响当当》交给小读者们来裁决吧!我期望它能得到小读者们的喜爱。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