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教学无涯 问答有道 扎尕那 一次写实性儿童文学的冒险 中国桃文化的一朵奇葩 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教师书架 二十六个留守孩子的日记

第6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6
【读书知人】

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钟芳

夜深了,我坐在书桌前,轻轻翻开著名学者、书画大师启功先生最新散文集《坚净居忆往》。依稀中,一个面容慈祥、儒雅睿智的耄耋老人穿过光影向我走来。作为我国当代文化名人,启功先生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学术界、书画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

全书分两部分,涵盖了启功先生多篇重要散文。第一部分“往事如缕”收录了启功先生对如缕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师友的缅怀,体现了其淡泊谦虚、刚正率真的高尚人格,如《我的几位恩师》、《“上大学”》等。第二部分“论画与书”主要摘选了启功先生在书画艺术上的文论,如《池塘春草、敕勒牛羊》、《望江南》、《斜阳暮》等,体现了其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学术品格。

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取砚石之坚、勺水之净,自号“坚净翁”,书斋为“坚净居”。坚,代表着坚韧、坚决,应为先生做人的风骨;净,代表着纯净、净心,应为先生一生干干净净做人的道德修为。“坚净”二字即他性格、操守、志趣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启功先生是清皇族后裔,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本该是富贵王孙的他,却幼年丧父,10岁那年,为他启蒙的曾祖父和祖父又相继去世,家道逐渐败落,就靠寡母和一个未出嫁的姑姑苦苦操持。后幸得曾祖父门生帮助,他才勉强入学。但因经济困难,他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然而启功先生并未因此沉沦,而是一边寻找工作,一边教些家馆、作画卖出,以补助生活,同时刻苦自学,先后随贾羲民、吴镜汀学习中国绘画,随戴姜福学习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在名家名画的熏陶下,启功先生的书法绘画水平大有长进,也打下了坚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基础。

1933年,21岁的启功先生被傅增湘先生引荐给当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陈垣。陈老先生认为其“写作俱佳”,聘其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开始了其“三进辅仁”教书的历程。从此,启功先生遇到了一位精心培育并影响终生的恩师,这也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后来,回忆起恩师陈垣时,启功先生激动而感慨地说:“当时师生之友谊,有逾父子。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当人们问启功先生:“您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为什么还能够这样开朗?”他答道:“人的一生主要是过去和未来,现在很短暂,已经过去的事,还想它做什么?要多想未来。我幼年丧父、中年丧母、老年又失去老伴,没有子女,但很舒服,什么牵挂也没有了!当右派不许我教书,我因祸得福,写了许多文章。幸亏有那么多曲折,让我受到了锻炼。我最反对温习烦恼,自找不痛快干什么!”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启功先生历尽苦难,饱尝忧患,然而他乐观善良、淡泊名利,以超凡达观的态度面对荣辱冷暖,其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启功先生在66岁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字里行间充满诙谐幽默和自我调侃的意味。

“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启功先生一生追求学问,著作丰富,不仅诗书画成就斐然,还在书画理论、书画鉴定、历史学、古典文学、语言文字学、宗教学、禅学等方面有独到的研究。特别是其为人处世,有真性情,无名利心,颇有士大夫风范,堪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令人景仰。启功先生如同一部厚厚的大书,值得我们一辈子去阅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