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教师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通过研究对学生的预习形成有效指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转变思想,强化主体意识
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绝不包办代替,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对学习内容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预习的快乐,产生预习的兴趣。
二、由易到难,由扶到放
进行预习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实施评价措施,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随着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逐步减少课内预习,适当增加课外预习,使学生逐步由被动预习过渡到主动独立预习。
三、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
不同年级对学生预习的要求不一样,同一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抓住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学生战胜自我。课堂预习形式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机械单调的预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四、多元化评价
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与管理,重在对学生预习作业的评价和预习成果的运用。教师可采取提问、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或同桌互查等方式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但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
总之,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预习作业,有层次性地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进行有效预习。教师应该不断探究,力争使预习取得成效,使预习达到最优化。让精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