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一生最幸福的“遇见” 不要再“考教材”了 由“闻斯行诸”想到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用诗歌与学生交流 大山深处的奉献者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支教者风采】

大山深处的奉献者

——记来自临朐一中的支教老师冯元芬

□ 本报通讯员 陈加战

冯元芬与学生在课下交流。 陈加战/

冯元芬是临朐一中英语教师,从教24年来,先后获得潍坊市政府成果奖、临朐县政府成果奖等奖项,以及潍坊市教学能手、临朐县首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山里娃的挚爱,来到九山镇八一希望小学支教,将爱化作滴滴甘泉,滋润山区学生的心灵。

支教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奉献

八一希望小学离县城60公里,师生们想去县城,必须先到离学校3公里的地方坐车。到县城去一趟,需要2个多小时,即使到镇上去一趟也得走10公里路。有的老师戏称这儿为“发配之地”。学校好不容易调一个老师来,那老师却很快就想方设法调走了。

去年暑假里,临朐县教育微信平台显示临朐一中的冯元芬老师要到八一希望小学支教,这里的很多人认为“又来了一位镀金的”。前几年,学校也来过几位支教教师,大都是周一下午来,周四下午走,像“自由人”一样。在任课上,他们也挑挑拣拣,常常撂挑子。面对这种状况,校领导无可奈何。

开学后,学校根据冯老师的实际情况,给她安排了三年级一个班的英语课,另外还让她兼任一个班的传统文化课教学。谁知,第二天,冯元芬就“赖”在校长办公室,非要担任两个班级的英语课教学,还自告奋勇地“抢”了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怎么来了一个这么‘不知好歹’的老师?有的人把少任课甚至不任课当作一种待遇、一种能耐,她却争着多上课!”一名教师在背地里嘀咕道。

冯元芬与以往支教老师不同的是,周五上完最后一节课,她才急匆匆赶回家,和丈夫、孩子团聚;每到周日的下午便早早来到学校。于是,附近西沂山村、徐崖头村的一些学生每到周日下午便来到学校,找冯老师补课。直到家长来喊孩子们回家吃晚饭,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老师。

更令同事们感到新奇的是,冯元芬的英语课与众不同。课堂上,她领着学生们唱英文歌、跳舞、用英语对话,给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礼物。课下,她还领着学生到操场上组织英语沙龙,让本班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用英语对话。每到上英语课,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表现,生怕老师注意不到自己。学生们喜欢冯元芬的课,这让她很感动、很欣慰。

“冯老师,您动听的口语给了我信心,您像妈妈一样关爱我。虽然您给我们任课的时间不长,但您的每一堂课都像小品中的‘包袱’那样吸引着我们。”这是三年级学生王一凡在作文《我的老师》中描写冯元芬的片段。临朐一中高三学生李雪纯在给冯元芬的信中写道:“冯老师,从这一学期开始,我和同学们就没见您来上课,没想到您居然到了山区小学!以前,您曾对我说过‘小学急需英语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会去支教’。如今,您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冯老师,好样的!虽然我们需要您,但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您。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来,我们也要像您那样,扎根山区教育,支援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认定的事,再苦再累也要干下去

冯元芬到山区支教的想法由来已久。2012年冬天,她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时,被来自山区的一位教师作的报告深深打动了。一直在县城一中任教的她想不到山区的老师这么敬业、执著,更想不到那里的教学条件居然这么艰苦。当她知道山区小学普遍缺少英语教师时,便志愿到山区学校支教,为山区的教育做点实事。2015年暑假期间,冯元芬第一次向学校提出到山区学校支教的要求。单位领导考虑到她的年龄太大,最终没有批准她的申请。谁也没想到,在2016年暑假,冯元芬又一次向单位提出支教的申请。校长深知冯元芬的个性,同时感受到她的诚心,便批准了她的请求。暑假一开学,冯元芬就来到临朐县最偏远的八一希望小学,担任一名英语教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在临朐一中工作期间,冯元芬创造了“自主管理班级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她把这个工作经验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时,却“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小学的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因此,高中的自主管理经验对小学班级管理不起作用。不服输的冯元芬先后向6位有小学管理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同时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班级工作研讨会。很快,冯元芬就“出徒”了。不但如此,她还创造了“欣赏、沟通、引导、竞争”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把班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当记者问冯元芬“为什么要到山区支教”时,她说:“因为这儿需要我。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在山区的日子里,我的生活虽然很艰辛,但这段工作经历值得我珍惜和追忆一生。支教是我无悔的选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