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使学生自觉认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有些语文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力求讲透课文,唯恐有半点疏忽。无疑,这是忽视了对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无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常言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在阅读中历练。只有读,才能真正读出韵味,读出问题;只有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个体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互相质疑,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起争鸣、辩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更新观念,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烦琐的分析,敢于打破“讲清讲透”的思维束缚,提倡学生自我探求,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四能”——“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为此,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四步阅读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来说:第一步,默读,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做到三点:不动唇,不指读;标自然段序号;自查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第二步,自由朗读,加深理解。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断句正确,朗读自由、投入。第三步,精读。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关键语句和段落。师生相互质疑,并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第四步,赏读。学生对全文或某一段落、某一句、某一词有了感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写在书上。同时,备好摘抄本,及时进行词语、段落的摘录。实践证明,运用“四步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觉认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着良好的效果。
从培养写作能力入手,在作文教改实践中,养成学生的自主意识。在作文教改中,最具特色的是学生批改作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曾经多次呼吁,让教师们重视学生批改作文。他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从魏书生教学改革经验和快速作文教学经验的推广中,笔者感受到:学生批改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完成作文后,将学生分成固定的10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做组长;组与组之间相互批改作文;每人每次批改一篇,注明姓名。每次组长收阅本组批改的作文,集中归纳整理,写出讲评笔记,在讲评课上讲评。讲评前,教师要检查作文的批改质量和态度,了解各组讲评内容,做好补充讲评的准备。讲评课由语文课代表主持。在各组长讲评后,语文课代表先进行本次作文的概括性总结,教师再做必要的补充。每次作文优秀的篇目、批改、讲评,都以活页形式张挂。期末,每组评出写作标兵、批改标兵、讲评标兵各1到2名,在班上表扬。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看到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单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来说,意义就非同小可。它可以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作文教学要解放学生。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想象能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在不违反一些基本原则和文章规范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教师要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体现出学生在主体精神行动方面的自由。所以,在教改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