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划清学科界限吗?
数年前,我曾在某次培训会上听一位语文教师作报告。有几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至深:“语文课就是要干语文课该干的事,要记住语文课姓语,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叫‘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一番话貌似很有道理,因而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如今,这种观点依然很盛行。我经常听到一些语文学科资深教师谆谆告诫年轻教师:“记住语文课该干的事,不要越界去干别的学科的事。语文必须有语文味儿!”对此,我感到有些迷茫:学科特点固然要凸显,但一定要把学科界限划分得那么清晰吗?
最近,我讲了初二生物课《健康地生活》单元。其中,最后一节《了解自己,增进健康》有个小标题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课堂上,我突然想到前一段时间听过的语文课。于是,我的思维活跃起来。我心想:这不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进行学科整合的机会吗?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分享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我说道:“一周前,我外出听课,刚好听的是这节课。怀揣梦想、不忘初心,是我读这篇文章后的最大收获。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中有坎坷、艰难。只要梦想还在,只要我们在困难前面不低头、不妥协,生活就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读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很明显,我越界了。一名学生笑着说:“老师,你改行教语文吧!”我反问道:“难道生物课必须是枯燥的科学知识,不能来点诗情画意?”的确,学科与学科之间本来就密切相关,如同大自然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怎么能给它们划清界限?
我给学生讲生物适应环境的知识,想到了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此说明春天气温的变化影响水中藻类植物的繁殖,桃花的开放受到气温的影响。若不引用古诗词,就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但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假如教师信手拈来几句古诗,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古诗感兴趣。古诗毕竟不是纯文学的,其中包含了大量自然的知识。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说明,古代的诗人先对大自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理解,然后才创作出美篇佳句。可见,优美的诗句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那么,我的生物教学自然可以借助这些精练、优美、朗朗上口的诗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一课涉及物理中光学的知识。虽然我不用把光学原理讲得那么透彻,但至少要了解物理课,才不至于讲错,才能给学生讲明白。于是,我拿着课本去请教物理教师,请他们为我详细讲解焦点、焦距和凸透镜成像原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原理。然后,我经过自己的理解,把他们的话转化为简洁、通俗的语言,讲给学生听。假如时间许可的话,我甚至邀请物理教师和我同上这堂课。
当初一学生学完了细胞的知识以后,我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知识编成了琅琅上口的《细胞歌》,让学生用儿歌《找朋友》的曲调唱出来。结果,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细胞歌》。教室外,有些路过的老师感到纳闷,问道:“孙老师的生物课上怎么还有歌声?”用这种方式记忆知识,学生久久难忘。有一名上了大学的学生回来看我时说道:“我还记得那首《细胞歌》。”说完,他哼唱起来。学生受此影响,自己编写了《生物圈之歌》、《血液之歌》,并试着唱出来。看来,生物课也可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歌声飞扬。
可见,学科与学科之间本没有严格的界限。假如一定要严格划清的话,势必导致严重的学科本位,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困扰。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割裂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怎能全面认识世界呢?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需要我们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全面认识世界,学会用哲学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