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教育下对小学生有声绘本的探究
自了解新教育实验以来,我体会到: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画画、评评,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技能、掌握更多本领。鉴于此,依托学校的体验教育我决定进行有声绘本的研究,并创办了有声绘本工作室。
核心概念界定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严格意义上的图画故事书,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联系,其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与文字取得一种平衡,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有声绘本指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名著绘本和大师绘本,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绘画、自己配音、自己表演。
阅读包括教师对绘本研究性的阅读、家长对绘本启发式的阅读及学生多渠道综合性阅读。
绘本阅读的内涵:
1.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充实其心灵内涵。
2.深化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其人文素养,扩展其生命视野。
3.激发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发展潜能,增进其生活经验。
4.涵养学生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力。
权责明晰,创办有声绘本工作室
很多人知道绘本,可是看到有声绘本就不明白,什么是有声呢?只言片语的解释只能让别人了解皮毛。为此,我在学校开设了有声绘本工作室,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有声绘本,进而彼此交流、借鉴,实现共同进步。
工作室分为策划、编剧、绘制、表演、后期制作5个部门。
工作室的开设让有声绘本实实在在地渗透到教学中。在各个部门,学生们各司其职。“绘”不再是简单的绘,而是多元的,工作室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影公司。这个学期,参加实验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阅读了很多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雪孩子》、《三只小猪》、《龟兔赛跑》等。这些故事在学生的精美绘制中形成绘本,在绘本的基础上有配音、有表演。学生们有的画、有的写、有的编排、有的表演、有的配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能力,而且抢着当小导演、小监制、小场务、小演员、小布景师、小剪辑师、小配曲家等。所有这些对学生都是成长的历练。
亲子共读共绘,让无声变有声
工作室成立后,很多家长也参与进来,与学生一周完成一个简单的有声绘本。家长们或阅读或创作或绘制或配音或后期制作。一周下来,家长与学生通过共同劳动,把阅读、绘画的种子播在了学生心里。
我们还进行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有声绘本漂流活动,不同的绘本在班与班之间互换,使学生对绘本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有声绘本的期待
接下来,对有声绘本的探究将重点在绘本的续编故事和续绘故事方面展开。续编故事的内容与原先绘本内容大不相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想象力。续绘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度,不受作画技能技巧的限制,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格局、构思、色彩等全部放开,由学生自由掌握。
我们的有声绘本才刚刚起步,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我相信,只要有期望就会有进步,有声绘本的成长大家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