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智障儿童生活化教育之探索 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把爱渗透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个细节 课堂又闻珠算声 最是书香能致远 让核心素养在“翻转课堂”中落地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让核心素养在“翻转课堂”中落地

□ 烟台市第十四中学校长 李元福

519,“全国中小学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山东最具影响力中小学名校课程建设与办学追求深度解析现场会”在烟台市第十四中学举行。会上,关于核心素养与“翻转课堂”的话题引起了强烈反响。我校围绕核心素养如何在“翻转课堂”上落地,本着“基于理念构建模式,基于实践改进模式,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模式”的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先学后教、教学合一和个性化学习”,实行导师制、班组制、学分制的核心素养教学研共同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借他山之石,构建培育核心素养下的“翻转课堂”

1.理论学习。我校通过外出学习、专家讲座、网络教研、校本研修等形式,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翻转课堂”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理论知识,成立了EFan团队对实验教师进行微课制作技能和平板操作技能培训。

2.建立“翻转课堂”技术平台。我校引入北京四中网校爱学课堂平台,建立学生专用无线网络,确保学生能够流畅地通过wifi访问在线学习平台。课前教师及时推送微课、思考题和检测题等内容。课上学生提交、互批纠错、抢答、拍照上传等环节保证流畅。

3.创建教学资源。利用平台的资源与北京四中网校、中学学科网等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我校还根据需要利用电脑录屏软件或手机录制一些微课,把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数字资源由教师整理后推送到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

4.课堂教学环节。采取课前翻、家校翻和课内翻等方式学习微课,课上重点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主,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批判质疑、合作攻坚、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形成“翻转课堂”培育核心素养模式

经过实践,我校把“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学生的素养得以提升,课堂被有效激活,形成“翻转课堂育素养”的教学模式,简称核心素养“三制四段五步”翻转模式。三制:导师制、班组制、学分制的核心素养组合体。四段:发布任务、获取学情、学案导学、微课助学的四段学生自学能力素养。课堂操作五步具体为:

第一步,复习检测、温故知新。教师针对上节课内容以口头提问、组间互查、检测卷、平台在线测试等方式完成,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第二步,激情导入、目标解读。导入语要新颖自然,简短而富有感染力,对学生要有启发性,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要表述得准确、科学、具体,三维目标可整合,具有可检测性。课前教师将学习目标板书在前黑板的右上角,并且对其进行合理解读。

第三步,预习反馈、基础梳理。教师针对学生观看微课、在线测试及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简短总结,表扬优秀小组、优秀个人。接着将学生反馈比较集中的问题呈现出来,针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疑难突破。根据在线测试的正确率统计,将正确率较低的问题重点讲解。师生共同梳理基础知识,将知识点系统化,适当巩固记忆,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间互查加以督促。根据学情可以再进行一次变式训练,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

第四步,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及教师课件呈现的变式训练题,达到深入理解和巩固重难点的目的。点评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强调关键点等,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五步,总结检测。总结回顾本课目标与现实生活达成度。利用平台在线测试,根据平台统计结果重点讲解正确率低的题,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升知识点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翻转课堂”带来的核心素养变化

借助“翻转课堂”技术平台,教师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和个别辅导,从而使师生互动变得高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也增加了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平台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更有效地与教师展开互动。微课资源可以在课前预习时看,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看。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大幅提升。教师为学生筛选数字学习资源,制作微课,要把学科的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研究,也提高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

“翻转课堂提素养”让我校的教学收获满满:2015年,在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课例比赛中,我校获得“翻转课堂”课例比赛一等奖1人次,说课比赛二等奖1人次。在微课比赛中,我校获得省级奖2人次,市级奖13人次。2016年,6人次在全国教学比赛中获奖,4人次获省级优质课奖,28人次获市级优质课奖。迄今已有省内外200余所学校的1600余人次来我校参观学习。该成果获得2015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