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困难和对策
早在2009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就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决心以“体教结合”的方式让“足球从娃娃抓起”变为现实。如何让足球在基层校园中得到普及、提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场地问题。近年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纷纷到县城买房。随之而来的是县城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大课间设计、体育课教学实施起来都非常困难,校园足球活动又如何开展?虽然有些学校修建了标准化的足球场地,但都在学校内,不是开放式的。爱踢球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时间踢球,周末想去踢但由于学校不开放,也没有踢球的场所。
二、升学压力。许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升学压力太大了,踢球会耽误学习,影响功课、升学。有时遇到踢球的好苗子,但家长极力反对,我们也无能为力。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害怕孩子踢球时受伤,也不支持。学校要升学率,班主任要升学人数,任课教师要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再搞足球等体育活动,两者就会产生很多矛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些基层体育工作者。
三、师资匮乏。虽然近几年不断有新体育教师到岗,但足球专业的很少。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是师范或者体育院校科班出身,但他们学的不是足球专业,对足球教学和训练了解不多,很难开展足球活动。
四、足球比赛和人才培养存在不足。近几年,随着全县中小学足球联赛的开展,我县中小学生的足球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仅仅一年一次的足球联赛还不能使足球运动更好地开展和普及。还有一点就是人才的流失。有部分学生踢球踢得比较好,身体素质也非常好,但学习成绩不好。这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因考不上高中,流失到社会上,非常可惜。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抓好教师培训和班级联赛。上级部门可以聘请专业的教练或队员对体育教师进行长期、系统的足球教学培训,要求体育教师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与教师水平密切相关。
上级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对学校足球开展情况的检查力度,要求学校切实把班级联赛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校园足球三级联赛。
二、做好足球人才培养工作,防止人才流失。在足球教学和训练时,如发现有这方面运动才能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足球是一项全身运动,也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好处多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他们懂得怎样靠集体的力量去争取胜利。
学校要注重对足球人才的培养,对学习较差但有足球特长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输送工作,让他们进入一些专业足球机构进行训练。
三、校内组建足球社团和开放学校场地。学校应积极开设足球课和兴趣小组,对喜爱足球运动和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整合分组,组建足球社团,定期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还可以打破年级界限,高年级带低年级,水平高的带稍差的。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认识更多的朋友,还可提高大家的运动水平。周末操场对学生开放,并做好安全,让爱踢球的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操场上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