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考试焦虑在初中毕业年级学生群体中很常见。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本人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咨询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经由5次咨询,最终使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基本消除了其考试焦虑症状。
小萱是独生女,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与父母沟通较好,与同学及老师都能和谐相处,成绩一直很好。但步入初四后,学习压力增大,成绩提升缓慢。
小萱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提示:有轻度抑郁和轻度焦虑。个人自述上初四后,学习很刻苦,每天学到很晚;但不管怎么努力,成绩也只能在全班第15名上下。她觉得压力很大,晚上经常失眠,一想到考试就害怕、头疼。家长曾经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没病。一位任课教师说,在模拟考试中,她神情木然,成绩下滑明显。
咨询师观察到,小萱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和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其特征是:外在表现为考试焦虑,心理原因是不合理信念。鉴于此,咨询师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其纠正不合理信念。
咨询师引导她每天在头脑中反复回忆某次考试时成功的情景15分钟,在良性回忆中重拾自信;同时,注重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主动建立自信。接下来,咨询师向其说明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随后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使她意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小萱的诱发事件(A)是“父母的高压”与“考试失利”;出现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是“失眠、焦虑、烦躁”,“考试时紧张、担心、手发抖”;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是“我必须考上重点高中”、“连模拟考试都考不好,中考就没戏了”。
随后,咨询师给小萱布置咨询作业:先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者写出其他不合理信念。
小萱的情况反馈结果显示,其不合理信念有四条: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那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绝对不能让父母失望;模拟考试的失败、成绩的下滑证明我是一个失败者,不可能考上重点高中了。咨询师得出,与这些不合理信念相对应的总结性理念有三点:第一,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第二,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第三,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然后根据这些观点,与求助者进行探讨。求助者领悟到其不合理性,并认识到“如果执著于此,必将导致痛苦”。
咨询师再次布置作业:完成自助表上的剩余部分,重点以“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为主。小萱的反馈是:“难道除了考重点高中,我就没有别的成功路吗?难道我这一生能做到永远让父母满意吗?父母能做好每一件事吗?难道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让父母满意吗?难道我这一生只是为父母而活的吗?难道一两次考试的失败就能证明我永远都是失败者吗?”由此形成新观念:“我这一生应该是为了实现自我而活着的,不是为了父母的满意或者别的什么。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每件事都让父母满意;同样,父母不能保证他们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父母要我考上重点高中的主要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希望我以后过得快乐,但快乐并不一定只靠考上重点高中来实现。有梦想就去追,只要自己真的为此拼尽全力,失败也无所谓。”
咨询师继而与小萱探讨其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小萱认为,她应该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今,小萱的睡眠障碍基本消除,她感觉浑身上下轻松了许多,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追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
(作者单位: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