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春风更催桃李新 创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 在生源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如何生存 图片新闻 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 不能靠笼统的“爱心” 莫让孩子“与你为敌”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治校之道】

在生源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如何生存

□ 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蒋沟小学 王郢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城乡办学条件差距的不断拉大,加上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量外流,很多学校出现了班级人数不足10人的现象,部分学校面临着因为无生源而被迫关门的境况。

对此,我深有感触。2013年秋天,我被调到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蒋沟小学当校长。说蒋沟小学是一所小学,其实就是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年级的两个班级,总共才有十几名学生。而且,还有几个家长计划给孩子转学。因此,学校的发展岌岌可危。我和我的教师团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让学生大量回流,学生数增加了近10倍。我们是如何赢得家长、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回流”的呢?下面,我结合个人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办让家长放心的学校。学生为什么会流失呢?我到了蒋沟小学后,利用3天时间走遍了学校所辐射村的大街小巷,了解到老百姓对我们不信任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蒋沟小学地处桑村的最南端,属最偏远的学校,好老师都被调到城里去了,剩下的老师是差老师。针对群众的这一想法,我利用课余时间带教师们跟村里的老百姓聊天,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教师并不比城里的差,我们愿意、也有能力把学校办好。就这样,我们逐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对我们放心了。

办让家长省心的学校。我到蒋沟小学不久,就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得知,部分家长由于中午不方便接送孩子,因此产生了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向镇教委领导反映,并果断决定开办学校餐厅,让中午没人接送的学生在学校里就餐,解决了家长中午接送学生的麻烦。

办让学生舒心的学校。办学条件差是农村小学的一个硬伤,也是不少学生感到不满意的地方。要想改变它,必须由多方筹集资金。在上级领导和地方开明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学校更换了桌凳,给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和空调,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每天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了。

办让教师有爱心的学校。“亲其师,信其道。”我经常跟教师们说,我们要关爱每名学生,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用爱心赢得家长、学生的信任。我校有两名学生是兄妹俩,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来,他们的爷爷生病了,奶奶每天要下地干活,经常忘记接他们。了解到情况后,我主动承担起了每天送他们回家的任务。这一点点付出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说我们学校的教师负责任、有爱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他们很放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