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艺苑 关注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临朐县外国语学校学生国画作品选登  探索发现  继承创新

第8版:艺苑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艺苑
08
【艺教春秋】

 探索发现 继承创新

——济南第二十九中学甲骨文泥版仿刻的实践探索

□ 刘声刚

甲骨文是中国传统文化这顶缀满珠宝的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是古代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镌刻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自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后,以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济南第二十九中学充分发挥甲骨文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甲骨文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融入教育教学的途径。 2011年9月,校本教材《甲骨风韵》面世,甲骨文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正式开课。学校三至五年级每星期开设一节甲骨文课、两节社团活动课。三年级学习甲骨文识字,四年级写甲骨文书法,五年级尝试甲骨文仿刻,使甲骨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走进学生的世界,于无声处浸润学生们的心灵。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甲骨残片骨板上的文字大小错落、姿态万千,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十分适合学生书写,但仅仅局限于书写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验,我们在泥巴上下足了功夫,尝试用泥版仿刻的形式来展现甲骨文。我们试图通过一双双小手唤醒文字最初的记忆,去寻找古人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契刻。

泥版仿刻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甲骨文最初创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甲骨文的同时,体验了这一传统文化的产生。我们选取黄河岸边的褐色泥土,经打、揉、按等程序制成泥版,随心随性,不拘于固定的形式。经过一天的晾晒, 在泥版上涂抹丙烯颜料作为底色,晾干后便可开始镌刻。在泥版上镌刻的时候,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篆刻技法,或以单刀冲刀或切刀刻出甲骨文,或毛笔书写后双刀再加以镌刻,或以刀代笔直接刻写。

字形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及鸟兽虫鱼,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字就是一幅图画,曲曲折折间向我们诉说民族的历史。甲骨的仿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了学生对甲骨文的热爱。

从甲骨认知、毛笔书写到泥版仿刻,二十九中人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展板、学校网站等资源,定期展出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甲骨文书法的成就感。教室、走廊两旁、学生校服上的校徽,学校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们随时随处都能接触到甲骨文书法的美,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通过不断学习,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济南教育》、《都市女报》、《现代教育报》等报刊均登载了学校甲骨文教学的相关文章。学校在2016年天桥区首届传统文化艺术节上被评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一名教师获得天桥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在今年4月举行的济南市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制作的甲骨文纪录片《探索与发现神秘文字——甲骨文仿刻》获得一等奖。该片被推荐参加山东省第八届科学影像活动,再次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基础。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活”起来,秀出自己的特色,使甲骨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神韵是学校的使命和追求。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