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创新孝道教育 促进学生成长 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 小学数学生本教学中的前置研究 探寻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路径 沂南兴起红色体验游 浅谈如何上一节好课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教学创新】

小学数学生本教学中的前置研究

□ 莒县第五实验小学 刘永超

前置研究是依托生本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提出:“相对于学生这个生命体来说,教师应该是生命的牧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就要利用前置研究。下面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谈谈前置研究的作用、类型和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前置研究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一)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说,规律、方法、技巧、思想是隐藏在知识点背后的,学生学习最容易的是学到知识,最难的是寻找规律形成思想。前置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前置研究首先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悟,甚至有很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点,比如概念性的知识,这样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背后承载的方法技巧,久而久之很多数学思想就会形成。

(二)从教学效率上说,前置研究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置学习是把学生的学放在了课堂学习之前,很多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动手操作的内容,传统课堂是放在课上的,这样就占用了很多时间。前置研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前,学生已经进行了足够的准备,课堂上交流的时间增多、理解的时间增多、拓展的内容增多,因此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备课更有针对性。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所以教师要正确把握学情,前置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备课资料。上课前,教师通过批阅前置研究,了解学生会了什么,到什么程度了,理解的重点在哪里,哪些细节需要强调……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进行备课,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锻炼交流沟通合作能力。

二、前置研究的类型

在生本课堂中,一节课是从前置研究的布置开始的,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重难点,设置不同类型的前置研究。

(一)定义型前置研究

数学中有很多定义型的概念,这类知识需要的不是简单记忆,而是学生感悟和理解。对定义要理解得恰到好处,而不是凭空想象,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易对正确理解形成阻碍。教师在设置这一类小研究的时候可以依托课本知识,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通过举例寻找共性,形成对定义的初步理解。

(二)练习型前置研究

这一类型的前置研究适用性非常广泛,在任何练习课中都可以。教师在练习之前分配好任务,让小组长或者一名学生担当教师角色,给生生互动更多机会。当然,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轻,在生本教育实施初期,很多学生不会讲,只是读出算式和答案。所以,教师要选适当的学生先进行培养,试讲给教师听。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三、前置研究设置必须做到简单、抓根本、开放

郭思乐教授强调课前小研究要做到简单、抓根本、开放。其实这三方面是有顺序的。首先是抓根本,什么是根本?“本”即“根”,是知识之根、人的慧根,因此,前置研究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知识的生发点。其次是简单,简单就是给学生一个低门槛,学生经过思考会有所发现。第三是开放,强调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优秀学生在进行研究之后不仅学会了新知识,触及更高层的知识和探究方法技能,体会到内在的数学思想。实施过程中三者兼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教学效果就不理想。

前置研究的布置大多数是书面的,这样教师通过文字形式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引领。但是,有时候很多操作性的知识完全可以口头布置,在研究过程中增加生生互动,锻炼其交流沟通能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