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一节好课
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明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只有驾驭了课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得上一节好课呢?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虽然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但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 合理创设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对整节课起着冲锋号的作用,情境创设成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浇灭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怎样的情境是合理的呢?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视频、引人注目的图片等都是很好的资源。但要根据课堂知识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情境,而不应该生搬硬套、张冠李戴,为情境而设计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境就是合理的、成功的。
二、教师要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个人智慧。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教育智慧,才能在课堂上生成应变能力;只有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巧妙地把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满足学生“上课听得懂,习题做得出”的需求,才能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三、富有激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有感染力。如果上课语气平淡,没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学生就会听得无聊,慢慢变得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应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用眼神、表情、动作去表扬、启发、引导学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只有教师富有激情,学生才会被感染,才会很有激情地去学习,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才会更浓。
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多种并且各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细致思考,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使其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方法得当了,教师没必要过分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的精雕细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起指导、点拨的作用,而不应该当广播员,只管自己说,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给学生思考空间。当然,教师少说不等于不说,对学生关键性的点拨和恰到好处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请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课堂上不积极发言,或者发言不着边际。其实,很多时候是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或者提问不明确才导致学生不开口或者乱说的。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功底,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这应该是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吧!
教学需要艺术,教学艺术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基本功与较强的责任感。这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总之,让学生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趣盎然、课后回味无穷的课就是一节地道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