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机激活大课堂
——基于自带设备的智能交互同步课堂探索
一、基于学校现有设备使用的问题分析
潍坊高新区凤凰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4年来,教室里的设备配置从电子白板到触摸一体机不断更新换代。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支持。另一方面,设备的使用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的。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我们了解到,困难和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1.电教设备分散且互相隔离。比如,电脑、投影仪、展台等设备各自一体,需要用各种数据线、交换机把它们连接起来,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必须一步步打开所有的设备。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中断。
2.个性化的展示与反馈不及时。对于学生的优秀课堂作业等,教师无法及时让全体学生共享,而且很难对不同学生的作业进行对比。教师或者学生只有拿着作业站在展台上,才能够投影给大家看。
3.电教设备资源利用得不充分。电教设备的功能虽然丰富,但操作程序复杂,不易被人掌控;同时,教师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这样就造成了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另外,设备种类多样,更新换代频繁,后期的维修费用较高,维修过程烦琐。
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上级管理部门领导的期望值高,教师的使用热情却很低。配备的高端设备一个学期往往用不了几次,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使用。例如,学校配备了多年的电子白板只起到了投影仪屏幕的作用。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形成了一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局面。
二、关于自带设备的概念风行和学校使用自带设备的优势分析
近几年来,自带设备(BYOD)的概念渐渐为人所认识和理解。所谓自带设备,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Bring Your Own Device,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在线办公系统。它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网络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第二种是Become Your Office Device,即在你自己的设备上安装很多公司的软件。当员工在自己的设备(比如iphone)上安装了这样的管理软件时,员工的手机就变成了公司的手机,那个Agent就不停地和服务器同步。虽然这是一个员工的“Own Device”,但此时BYOD从“Bring Your Own Device”变成了“Become Your Office Device”。
学校之所以采用自带设备的概念推广教育信息化,是因为自带设备有如下优势:
1.能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具有选择设备的权利。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已不仅仅是上班时间的事情。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接入学校办公系统。这已经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同时,信息化社会对工作灵活性、设备个性化的需求促使教师不再将私人设备和工作设备完全区分开来。
2.熟悉的设备能增加教师的亲切感,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手机是教师最熟悉的信息化设备。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性化的设备,往往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3.能节约学校的运作成本。通过教师自带设备的使用,设备的保存和更新就把学校从大量的硬件投入中解放出来,节约的大量成本可以更好地用于软件环境的建设和教师的培训。
三、确立解决方案,取得初步成果
我们基于现状问题分析和对自带设备的了解,设想信息化课堂的样态如下:
1.利用手机整合所有的教学资源,将手机以及现有的设备进行互通互联。
2.如果手机进入课堂,就必须解决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隔离问题,以保证课堂上不发生电话铃声响起、消息弹出等事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易操作。
3.手机本身的功能强大,可以拍摄,可以播放音频、视频等,联网之后还可以在线搜索。在课堂中,教师充分使用手机的功能,可以克服现有多媒体的位置固化、连接程序烦琐、反应滞后等问题。
于是,2016年秋天,学校开始与一些科技公司接触,共同研究开发一种系统,力争解决这些问题,让手机进入课堂成为可能。经过一番努力,校企双方研发出了“智能交互同步课堂教学系统”。它由无线同屏器、投影仪(或一体机)、炫动课堂APP组成,实现了“一机在手,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梦想。
一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听取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取得了以下成果:
1.利用无线同屏器整合了原有的多媒体设备,使手机的便捷性和交互性成为可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无线同屏器切换手机为前置电脑,从而使手机和多媒体电脑同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屏蔽手机的外接来电功能,将私人空间和公用空间进行适当区分,将手机功能专注于课堂使用。
在实验之初,我们也曾面临是选择平板电脑还是选择手机的困惑。平板电脑的界面比手机略大,便于教师操作,但是手机的便捷性更加突出。在长期的实验和调研观察中,我们发现,便捷性是第一要素。于是,手机渐渐取代了平板电脑的使用。
2.自带设备使个性化展示与课堂生成同步。在传统的课堂中,微课都是课前录制的,微课的形成是先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的。这实际上仍然造成了教学内容与教学需要不相互适应的局面。在智能交互同步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自设情境,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练习过程实时展示给全班学生,形成“即时微课”。同样,教师利用手机拍照保存后进行作业对比,可以在课后进行个性化的批注和讲解。
3.自带设备使教师的评价反馈与学生的学习同步生成。智能交互同步课堂实现还依赖于炫动课堂APP,实现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记录和即时反馈。教学系统包括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即时微课、错题整理、点赞等。这些功能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自动形成。炫动课堂APP形成的大数据可以用于教学分析,帮助教师形成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把课堂上形成的数据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复习和改变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智能交互同步课堂系统的应用具有广泛性。智能交互同步课堂系统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分科教学,也适用于项目学习;不仅适用于小学,也适用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这种应用的广泛性说明它是一项根本性的变革,其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