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教育“软暴力”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一些教育“软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值得警惕。“教育软暴力”又称“心理虐待”或“心灵施暴”,是指教育者发出的任何影响学生人格正常发展、伤害其心理健康的言行。与肉体虐待不同,教育“软暴力”往往通过言语、神态、表情等表现出来,虽不伤及皮肉,却戕害心灵,扼杀个性,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
事实上,校园教育“软暴力”表现形式多样,爆粗口、目光歧视、言语冷淡是软暴力,罚劣奖优、成绩分班、绿色红领巾等差别化对待也是软暴力。为什么教育“软暴力”屡见不鲜?一方面,每位教师与每名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希望与欲求的冲突,无论这种冲突的过程如何隐而不显,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在每一次对立与冲突中,教师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对立和冲突的处理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否则就偏向于情绪化的不良应对。另一方面,有些教育“软暴力”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它们或是身披“激励”学生的外衣,或是假借“惩戒教育”的名义,以提升学生成绩和受挫折能力的说辞大行其道。甚至有些“软暴力”得到部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消除教育“软暴力”,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以人为本、人格培养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不论是教师、学校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态度,敬重平凡,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确保教育价值的回归。生活中,我们无处不按照财富、地位、学历等外在标准将人划分为普通的人和优秀的人。同样,教育上我们依然固执地用成绩将学生划分为落后生和优秀生。对人的价值的错误理解不仅没有遭到指责,反而在教育上形成了近乎顽固的共识。事实上,强调“人格”教育,培养一个善良的人、有责任心的人、乐观的人,比培养一个所谓“成功”的人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敬重平凡,注重人格教育,就是尊重人生价值的多元化,就是尊重人生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学生成长过程的差异性。不再把“平凡”当作“平庸”,不再把“成绩”当“成功”,那么,唯成绩论的教育“软暴力”也将失去其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消除教育“软暴力”,要强化教师道德素养,提升心理冲突处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崇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平等而尊重地爱护每名学生、科学而严格地引导每名学生、模范而自觉地感染每名学生。消除教育“软暴力”,学校要增设必要的心理选修或必修课,开设心理咨询室,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