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青年教师要学会过“五关” 如何让农村学校作文教学充满“农味” 图片新闻 课堂教学中的“别有天地”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理解关键词语 将片段写作变成课堂教学常规 教师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将片段写作变成课堂教学常规

——以鲁教版高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 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孙希敏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完全可以靠学生自主解决,着力点应放在对学生阅读、思考、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写作是阅读、思考能力的综合延伸。因此,高中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以读促思促写,以写促读促思。如何实现这个任务?

我的做法是精简课堂环节,将片段写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现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展示一下具体操作过程及教学效果。

《林黛玉进贾府》篇幅较长,在一周只有4节语文课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很难把握整篇课文的教学,往往先介绍一下《红楼梦》,领着学生一起标出难写或易错的字词,粗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一节课就匆忙结束了。这篇课文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章节,有丰富的内涵,让无数红学家钻研、吟咏、赞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置几句问答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既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不妨把时间放给学生。无论他们从整体还是从局部读,毕竟都是自己的思考感悟。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一、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利用注释和字典学习生字词等基础知识;仿照平日上课方式,自己尝试设计几个紧扣文本的问题。

依据文本设计问题,让学生感觉自己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因而积极性高,研读较深入,预习效果较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的问题,大都充满趣味与智慧,能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二、参考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个人思考,我设计了3个用以思考写作的话题。

1.用一个字概括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并依据本文谈谈二人的差异。

2.曹雪芹遗留下的《红楼梦》前80回,并没有写宝黛的爱情结局,后40回为高鹗所续,历来有争议。请依据本文及你对《红楼梦》的了解分析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能否取得成功。

3.我眼中的林黛玉、贾宝玉。

在大屏幕上展示这3个问题之前,我先用幻灯片放映了王熙凤和贾宝玉的肖像描写,让学生合上书本,回答两个问题:(1)这段肖像描写写的分别是谁?从这段描写上,你能看出两人怎样的性格特点?(2)除了这段肖像描写,文中还在哪些地方、用哪些手法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这种提问方式将局部探究、整体感知有机结合起来,第二个问题还暗含了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艺术。这一环节既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让学生们感觉有趣,回答踊跃。

接着,我出示并简析设计好的3个话题,让学生们任选其一,依据文本思考、写作,时间为15分钟。这15分钟是这样分配的:讨论1分钟后进入思考状态,交流2分钟后进入发言状态,后面的时间用来写作。为了控制发言人数,我这样要求:已经回答过问题的学生暂把发言机会让给别人,感觉与已发言者观点、表述相似者可不再发言。即便如此,我还得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急刹车”,做最后总结,展示名家观点,以深化学生的思考。

就这样,以写作促进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比较从容地完成了,做到了读、思、写有效结合,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堂结束时,我让学生们将发言稿认真誊写后上交,并承诺将其打印出来。课后,学生们誊写得很清楚,上交得很及时。展卷品读,赏心悦目,使课堂得到有效延伸,把学生的阅读、写作拓展到课堂之外。

在表达交流环节,教师要着力表扬那些能依据文本并有独到观点的学生,委婉地批评某些偏离课文、语言华丽而内容空洞的片段写作,着力将课堂阅读、思考、写作引向深入。

总之,我认为,把片段写作纳入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大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当然,要想真正达到这一效果,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在尊重学生表现欲的同时给他们以积极引导,让课堂片段写作拥有更多功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