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艺术教育下非遗传承的新尝试
——高校培训与民间传承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当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承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2011年,我国专门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了非遗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基本原则,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应在非遗保护中发挥作用。文化部在近些年的工作任务中,也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高校自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其中,培训非遗传承人群或曰非遗从业者,是一个必要选项。2015年,作为试点院校,山东艺术学院承担了文化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当年举办草柳编技艺、剪纸技艺两期培训班,共培训100余名非遗从业者。2016年,山东艺术学院又承担三期泥面塑培训、一期琉璃烧制技艺培训,共培训230余名非遗从业者。今年,山东艺术学院将承担泥面塑、琉璃烧制、核(木)雕、风筝制作技艺4个项目的培训任务,计划培训200名非遗从业者。研修培训计划实现了高校培训与民间传承的有机结合,是非遗传承的新尝试。
有研究者认为,非遗传承人群不应也不需要在高校学习,高校的学院式教育,比如雕塑、色彩、素描等课程会破坏非遗的传统底色,使其丧失古朴、纯真的特点,失去原汁原味的韵味。这种观点有偏颇之处。所谓的原汁原味实际上是对过去原封不动的使用。诚然,原汁原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非遗的传统底色,但更多的研究者都认同非遗保护的原则是“活态化”保护,即非遗一定要活在当代,适应时代的要求。固守过去,一成不变,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相反,我们注意到,很多非遗作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之后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很多传统的酿酒技艺现在都是非遗项目,是与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笔者认为,作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要保留其核心技艺和核心理念,外围的内容可以进行调整,这是可行的,不会影响其作为非遗项目存在的合理性。
对非遗传承人群来说,学习的首要目的在于增强非遗项目的活力和生命力,提高其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山艺非遗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案例,向非遗传承人群介绍现代创意理念、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营销理念。
现代创意理念、现代设计理念的学习和使用是非遗产品适销对路的捷径。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要遵循“活在当代”的原则,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改变。非遗传承人群要学习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非遗产品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既体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也包括产品的造型、功能甚至理念上。
现代营销理念的学习和应用对非遗产品“活在当代”功不可没。现代营销理念是打开市场大门必不可少的钥匙。通过学习现代营销理念、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诉求,生产出适应他们需求的产品是保证非遗产品能够适销对路的有效途径。
学习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聘请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为非遗传承人群授课,让他们在技艺上有所提升。二是参观考察,如参观相似的非遗传承区域和该项目开展得比较突出的地方,学习、了解相关经验。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很有必要,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从事的工作也不尽相同,各自也都有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的相互交流,对他们今后从事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有很重要的作用。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从事相关工作。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群,他们的加入,无疑会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举办非遗培训班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被学员精彩的技艺吸引,参与到培训过程中。为此,山东艺术学院专门邀请技艺水平较高的学员为大学生讲授相关的手法。除了学习技艺、了解非遗传承人的个性特点外,在非遗培训过程中,山东艺术学院还重视利用项目培养学生的宣传营销能力。
总之,高校参与非遗传承,将高校培训与民间传承相结合,可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为社会创造价值。通过教学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智力和销售平台等各类服务,让非遗传承人能够有尊严地生存,这样非遗才能真正发挥其承载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