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让课程改革驱动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校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职工例会要讲效率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第6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6

让课程改革驱动教师专业成长

□ 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校长 范胜杰

理念、课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理念是灵魂,课程是载体,教师才是关键。

前些年,同许多学校一样,我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下了很多功夫——多次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设立教师工作坊,举办研讨会,学习借鉴外校经验;通过反思性教学、写日志、专业发展自我规划、教学录像观摩,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和专业自觉;还通过校内外教学观摩、校内“导师制”、校内外“听——说——评课”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促进实践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些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总觉得离期望的效果相差甚远,并为此感到困惑:为什么教师们外出学习时十分激动,回到学校后却一动不动?后来我慢慢明白了:这些措施从形式到内容更多地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设计的,与教师的内在需求不匹配;更重要的是,多数教师觉得一辈子教这一本书已经驾轻就熟,培训之类的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课程改革——理解力教育。令人欣喜的是,一年来,教师的教学变了,学生的学习变了,课堂变了,学校变了。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种被课程专家称作“4.0版本的课程样式”的实践研究中,教师走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理解力教育课程具有观念聚合、逆向设计、真实情景、深度探究四大特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一壶水、一桶水、一道湾、一片海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以新的课程理念重新设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路径。一句话,教师必须实现彻底改变才能够胜任课程教学。于是,教师们在这种驱动下彻底实现了转身。

课程设计“激活”教师创造力

理解力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从“我与自然、我与社会和他人、我与自己”这三大关系出发,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了学科壁垒,以主题设计的形式进行跨学科整合,实现了综合性学习,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课程真正突破了长期以来教师“教教材”的困局,实现了“用教材”。同时,这一课程的实施走出了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目标。这种课程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元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及周围所有能用的资源来做准备,以便于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现有学习资源相连接的内容,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全新的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激活了教师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今天不备课,明天不知道教什么。”

教师们协同备课,开发设计新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思考讨论、搜集分析资料等方式开阔了视野,对课程和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每位教师选取自己擅长的专题,从研究学生到研究教法、学法、学案,再到课堂生成,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相互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当自己贡献的“金点子”带来一片赞誉声并付诸课程实践时,教师会由衷地感到开心和满足。

刘荣老师以前教英语,从未当过班主任。参与理解力教育研究团队之后,她将自己的很多想法融入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实践中,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她和其他老师一起为学生们制作了主题式成长日历、教师寄语卡,让学生们自己申报应获的奖项并进行班级演讲。学生们在教室里种植了蔬菜,她就和学生们一起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她还在班里举行古诗对决赛,带领学生们创编绘本故事。她说,学生们不断给她带来惊喜,她自己也享受着不断创新的快乐:“我从同伴和课程实践中学到了很多新本领和新方法。感谢这种课程实践研究,让我体验到教师的完整教育生活。”

全科教学唤醒教师的“沉睡潜能”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师,而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陪伴者、参与者和引领者。从诵读、律动、探究活动、学科知识的讲解到绘画、乐器演奏,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游戏,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挑战的过程——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学习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学习如何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张艳敏老师刚加入理解力教育实践团队时,对自己语言和艺术方面的能力缺乏自信,一直担心不能胜任主班教师的角色。她苦恼地说:“我既不擅长诵读和口语表达,又不会唱歌跳舞,怎么教学生呢?”一年之后,她发生了太多改变,被选拔为新一年级的协调员。每天下午备课时,她跟着视频模仿学生诵读的内容,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舞蹈和歌曲,一起吹奏口风琴。年终总结会上,她激动地说:“理解力教育实践给了我第二次教育生命。原来,很多事情我也可以做到!”

“学习社区”让教师也成为学习者

在理解力课程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主动提出学校能否提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及课程整合的书籍,他们好像突然间对杜威、维金斯等教育名家的书籍感兴趣了。一学年内,每位教师都读完了5本书,并且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

在“空气”这一学习主题的备课时,曾在大学学文科的李老师说:“我从小就对物理、化学不感兴趣。咱们这次整整6周都研究空气,我真的不会教,也不知道教什么。” 在备课中,大家各自分工,研读各个版本的教材,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寻找适合的实验项目。在接下来的6周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每一天都在发现、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满足和快乐。主题学习结束后,李老师激动地说:“看到学生们动手做实验,戴着头饰扮演空气的各个成分,自信大胆地为家长讲解空气的有关知识时,我第一次觉得科学如此有趣,我喜欢上了科学。”

理解力教育课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教师们创造了“补课”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从中获得美好而丰富的感受。很多教师借着教学生口风琴、古筝、围棋、舞蹈的机会,“恶补”艺术方面的缺失。有的教师因为“地瓜的生长探究”活动而喜欢上了种植课,有的教师通过跟着学生们上篮球选修课而学会了打篮球。教师真正体会到“累并快乐着”,感受着当“学生”带来的快乐,享受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多年来,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方式被固化和窄化,使得教师一直徘徊在教科书、教材和学科教研中,很难在视野和思维方式上有真正的突破。理解力教育实践带给学生和教师双重发展空间,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在课程研究和实践中感受重新建构的快乐。

校长名片

范胜杰,第二届齐鲁名校长人选,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农村学校“有品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为师生创造求真的智慧世界、建立向善的人际世界、塑造优美的心灵世界,让师生在求真、向善中走向幸福的未来;近两年来致力于理解力教育实践研究,探索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路径,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形成理解力的过程,让教师的发展内驱力达到最大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