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一位“好军嫂”的教育情结 特殊的奖品  班主任与家长的面谈艺术  本期话题:遇到“找茬”的家长怎么办?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话题讨论】

本期话题:遇到“找茬”的家长怎么办?

班主任要善待家长的“找茬”

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 张学炬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遇到“找茬”的家长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家长的“找茬”。笔者认为,应善待之,不应针尖对麦芒、以牙还牙。

首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家长的“找茬”。既然家长能找“茬”,说明我们本身有“茬”可找,工作还有没做到位的地方,至少没有取得“找茬”家长的信任。我们应当耐心地听完家长对我们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有必要生气、怄气、斗气。只要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又何惧家长“找茬”呢?何况家长“找茬”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发展,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当虚心听取家长反映的问题。

其次,要把家长的“找茬”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班主任事务杂多,班级管理有些事考虑不周也在所难免。如果确实是我们的工作失误,就要主动向家长承认错误,并积极弥补过失,争取得到家长的谅解。

再次,我们要有不怕“找茬”的勇气。很多班主任怕家长“找茬”,对学生存在的错误不敢问、不敢说,表面上保持一团和气,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久而久之,这样的班主任就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使班级工作更难开展。

 

应对“找茬”家长四策略

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路小学 田少波

按理说,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总会遇到一些爱“找茬”的家长。在应对“找茬”家长时,我采用以下四个策略,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赞许。

一、 要以柔克刚,不要针锋相对。大凡“找茬”的家长都是带着情绪来的,这时,教师一定要避其锋芒,以柔克刚,态度热情,该让座的让座,该倒水的倒水。谈话时,言语坦诚,注意说话的语气,做到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有时,家长言辞激烈、情绪激动,教师就先静心做个听众,听他把话说完、把“气”撒完,之后再与他交流,切不可急于争辩、针锋相对,以致两败俱伤。

二、 要全面了解,不要主观臆断。家长“找茬”总是有原因的,教师要及时了解事情的起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不可一听到家长的电话就臆断为“找茬”,妄下结论。要让家长也参与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偏听偏信。交流时,多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换位思考。

三、 要就事说事,不要揭学生之短。家长所找的“茬”大多只是一个导火索,可能是对以前好多不满意事儿的爆发。所以,教师和家长交流时要就事说事,对学生其他方面的不足或缺点尽可能地不要提及,不揭学生之短,以免“战争”升级。

四、 要尽量面谈,不要在电话里争吵。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受了“委屈”,会立马打电话“兴师问罪”。这时,教师不要和家长在电话里争吵。因为电话里说话急促,缺少思考,只能使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很难沟通。而面对面交流有思考的时间,有回旋的余地,便于取得谅解。

 

巧法应对“找茬”家长

肥城市石横镇中心小学 孙长芹

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爱“找茬”的家长。如何应对爱“找茬”的家长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未雨绸缪。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首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熟悉学生情况,对学生家境及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程度的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唯有及时了解爱“找茬”家长的脾气秉性,再通过有效途径,譬如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翻阅有关教育书籍等,掌握应对策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以“礼”相待。爱“找茬”的家长脾气比较暴躁,做事容易冲动,倘若教师以牙还牙、大发脾气,势必两败俱伤。因此,教师学会忍耐尤为重要。往往当你耐心听完“找茬”家长的陈述,家长的火气也就消了一半。过后,教师再对家长的质疑辅以详细说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理”服人。遇到爱“找茬”的家长,教师应手头储备足够的“证据”,才有信心攻破家长的心理防线,做到以理服人。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仔细观察,多留意学生的在校表现;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活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多品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大量阅读教育书籍,留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育案例等。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细心、专心,“找茬”家长必会为之所动,家校沟通也必会畅通无阻。

 

增进有效沟通 寻求共赢发展

商河县张坊容德学校 李会龙

教师与家长进行融洽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和修养不同,或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在与来校家长交流或沟通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碰到这种情况,班主任该怎么办呢?

班主任要冷静,不要急于说服家长,更不能跟家长起冲突,要知退让,避其锋芒。要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不急不躁,耐心倾听家长诉说,让家长充分表述其意见及理由。教师可适时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要多说孩子的优点和积极的一面,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这一中心话题来探讨,千万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说过头话。如果家长在公众场合无理取闹、蛮不讲理,可以请他到办公室去沟通。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是自己不对,教师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平时,班主任要公正公平地处理班级事务,对学生一视同仁。并经常性地进行家访或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事及时沟通、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也应经常性地反省,在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要真心实意地热爱每名学生,以诚相待。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寻求共赢发展,为真正打造“人民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而努力。

 

下期话题:面对学生的“追星”现象,班主任该如何引导、教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