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上) 有效破解师资配置均衡难题 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取得实效 推行“四个机制”,实施全域统筹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办学活力 坚持“三统筹一优先” 助推改革落地见效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坚持“三统筹一优先” 助推改革落地见效

□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局 侯溪萍

威海市文登区委区政府将“县管校聘”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三统筹一优先”,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城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统筹管理编制、岗位

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控”的教师编制管理新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实行编制动态调控,根据学校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对335名教职工进行调配交流。成立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工作,负责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和教育系统教职工人事档案的集中管理等有关服务工作。

实行岗位聘用管理,促进教师良性竞争发展。人社部门负责核定岗位设置总量,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对各学校(单位)的岗位数额进行设置,实行动态调整。2011年以来,文登区开展了三届岗位聘用工作。聘用合同由聘用学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期限为3年。聘用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考核评价、评先选优、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管理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县域内统筹师资调配

推行下乡支教。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作为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采取一年期支教和三年期特岗支教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017年共有64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大大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

引导交流顶岗。按照“教师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教育局总控”的原则,采取竞聘顶岗和近三年新履职教师分期分批顶岗的形式进行。2016年,该区应交流教师人数为1719人,参加交流教师总数为335人,占应交流教师人数的19.5%,其中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有78人,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干部双向交流。推行城区骨干领导到农村学校任校长,采取学区内城乡学校“一对一”,城乡学校中层干部互派挂职、交流的方式,推动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今年有11名城区骨干领导到农村学校任校长。农村学校分期分批派68名中层干部到城区学校进修锻炼,优化了学校领导班子结构,促进了城乡学校领导班子均衡配置。

统筹岗位竞聘考核

坚持校内考核竞聘,唤醒教师的竞争意识。组织实施4892人次的学校内部竞聘上岗, 通过“有上有下、能进能出”的校内教师竞聘工作,全面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

实行跨校岗位竞聘,激发教师的发展意识。学校申请,教育局统筹安排,公布有设岗需求的学校竞聘岗位和基本条件,全区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报名申请竞岗,有15名教师进行了跨校竞聘。

完善退出管理机制,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建立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采取合同管理等手段,健全完善了教职工有序退出机制。根据综合考核情况,解除了3名教师的人事聘用合同,让教师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工作观念悄然发生转变,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坚持乡村优先原则

补充教师乡村优先。自2013年起,文登区将150多名新招聘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使其师资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职称评聘乡村优先。农村中小学的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设置上限各提高了7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比城区学校提高比例均高出2个百分点,2016年全区中高级职称评审农村中小学教师占52.5%,同时妥善解决了农村中小学229名教师中高级职称未聘和落聘的老大难问题,大大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特级岗位乡村优先。2016年10月,文登区在农村学区设立了11个特级教师岗位,在坚持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面向全区中小学教师实施了公开竞聘,聘期内享受特级教师补贴待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