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艺术学习最好的老师
5月28日,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文图大厦,60幅以花木为主的中国画被布设在展厅内,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观赏。这些画的作者是11岁的女孩韩东甫。从最初的父母反对到如今的小荷初露,她跟随老师勤学苦练,最终成就了这次画展。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称赞其“功底扎实”。
韩东甫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名师的辅导指点外,最重要的还是她对绘画的痴迷。可见,学习艺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从她母亲的介绍里我得知,小东甫付出的努力也是巨大的。国画需要站着悬肘绘画,她能一直坚持四五个小时都不喊累。在外人看来,学国画无疑是辛苦的,但对她而言,仿佛在进行一场游戏,何累之有?
对小东甫的这种精神,我也非常佩服。我承担着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同时兼职品德和社会课,又是学校的副校长,分担着很多行政性的工作,不可谓不忙。我痴迷文学,喜爱写作,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阅读和写作了。每天早晨五点左右醒来后,我通常会读一个多小时的书。在日常的教学间隙,只要身边有书,我都要拿来读一读。有时没有适合的书籍,我就拿出手机刷屏读书。双休日、节假日,我几乎都耗在图书馆里。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学识,我的语言基本功也逐渐厚实起来。我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了写作之旅。截至目前,我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报刊发表作品500多篇,几乎每周都有2~3篇作品见报。写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也从另一个方面滋养了我的语文教学。我经常受邀为其他县市的初高中教师讲解写作课,并受到广泛好评。这反过来进一步激励我读书写作,让我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现在有很多家长积极鼓励孩子学书法、拉二胡、学国画等,并不惜一掷千金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但他们有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爱好而支持,而是把这当作升学考试的“敲门砖”,当作提升孩子生命附加值的筹码。孩子不是因为喜欢才学,而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而学,学得累、学得苦,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负担。鼓励孩子学习艺术固然是好事,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情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不能想当然。
当然,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家长一定要积极支持。就像小东甫一样,她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文化课成绩同样出类拔萃。学艺术和学知识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滚动发展、共同提高的。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哲人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卢梭有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不仅艺术的学习如此,即便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家长和学校也要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能为功利而功利,而是要讲究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