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是素质教育的双翼
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是以科技为依托的知识经济世纪。科技曾经使20世纪的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飞跃与瞬息万变的格局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与之相伴的却是人们的情感日趋淡漠枯萎,心灵的孤寂荒芜与扭曲日益严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正如英国科学家皮尔逊所预言的那样:“科学的成长消灭了诗意与美。”
一、人文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石
教育包括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科技教育的基础,人文教育的主体则是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两个方面,人类的幸福来源于人文艺术素养,是艺术熏陶濡染的结果。对人类幸福而言,科技与艺术缺一不可,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与处理二者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水乳相融、协同发展、缺一不可的。科技教育只有借助艺术教育才会有动力、有激情、有源泉、有灵魂。古今中外凡在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成就的人,无不有着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几年前,美国《纽约时报》主编哈特写过一本书,叫《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这100人中,37位是科学家,57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探险方面有建树的人,从事人文艺术与社会活动的高达60%。从这100人的排序中可以发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从事人文艺术活动的人对历史的影响最大。
二、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科技天才
科技与艺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直呈现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家。歌德写出不朽的剧作《浮士德》,也写了14卷自然科学著作。炸药之父诺贝尔写过小说和剧本。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曾举行过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他说:“如果没有接受过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
在中国,被誉为“大百科全书”的《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名著,也是一部医学著作。“两弹之父”钱学森会吹圆号,擅弹钢琴。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得益于夫人蒋祝英女士。我干什么大家都知道了,我妻子是干什么的?她是一个专门唱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演员,经常给我介绍音乐艺术。这些艺术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哲理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正因为受到这些方法的熏陶,我才避免了死心眼儿,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点、更活一点。”
三、科技与艺术的整合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雨果有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门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从上面众多中外科学家身上我们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确,艺术教育对提高受教育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充分开发人右脑的积极性,为左脑分析、推理、概括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大脑两半球得以均衡发展,使人的智力敏锐,思维流畅。
反过来讲,科技的力量作用于现实生活,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变化,给艺术的变革带来生机和活力。艺术创新与现代科技总是如影随形。例如,影视艺术在科技的推动下蓬勃发展,音乐的发展得益于录音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的力量在于取消个别,如发现、寻找、重塑一般;而艺术恰恰相反,是在科学的秩序中寻求新意,在标准规范中塑造个性。从科学的角度讲,教育要严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讲,教育需要激情和创造。人为地将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分离,小言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大言之,不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是孪生姐妹,它们的融合是教育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苦苦追寻的真正成功的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四、科技与艺术整合教育的资源与开发
科技教育的资源是丰富的,艺术教育的资源也是丰富的,科技与艺术整合的教育资源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做科技艺术教育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帮助学生发现教育资源,营造科技艺术教育的氛围,在动手、实践、讨论、查阅资料中探寻科技和艺术的结合点。
未来需要智慧引领科技,需要艺术启迪智慧!科技与艺术并蒂才会开出完美与幸福的连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