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评价: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深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转变评价方式,从激发学生内因入手,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我校实施的团队评价是在以往进行的小组捆绑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和评价措施落实,是小组捆绑评价的深化与提高。其最成功的地方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一、团队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健全组织
1.均衡分队。按照“队间同质、队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4个或5个大队,每个大队的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每个大队又可划分为2个或3个小队,每个小队为4人,并编成 1、 2、 3、 4
号。
2.竞选队长。大队长采取自荐与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大队学生分别投票产生。自荐落选的同学可担任本大队参谋或小队长,在此基础上召开年级组大会,为大小队长颁发聘书。
3.商讨队名。由各大队长带领队员共同商讨本队队名、口号及代表本队精神的颜色。如有的大队队名为“扬帆”,口号是“乘风破浪,决胜千里”,代表本队的颜色是蓝色,蓝色代表宽广。队名、口号、颜色的确定,能赋予各队队员以凝聚力。
4.建立园地。在班级以专栏的形式张贴诸如“扬帆队”、“旋风队”等醒目的评价园地,并写上本大队全体队员的姓名,每个姓名后面均留有余地,以备随时评价加分。
(二)评价导行
评价坚持以激励学生时时事事积极参与、积极表现的即时性评价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评价,并强化评价的公开与公正。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当堂小测、作业中表现突出和有创新精神的内容等。
(三)常聘常新
大队的划分及小队长的聘任周期为一个月。每月的级部表彰大会结束之后,经简单休整,再进入下一周期的大队重新划分与大、小队长重新聘任的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前任大队长的休整与反思及新的大队长脱颖而出,又能使全体学生反省自己,并以崭新的姿态投入新的团队,在新的团队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
二、构建团队合作学习课堂模式
(一)督促、引领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课堂,是相对开放的课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学校成立了验收小组,开放课堂,由听教师的课改为看教师的课,看课堂中团队学习的合作效度、看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与无效、看团队建设的落实应用情况,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参与的广度、深度,看教师有效及时的小组评价。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自学提纲的要求,依据教材或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解决问题并提出质疑,在团队内进行合作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寻求同伴帮助,提出团队内共同的问题,生生互动。教师此时要深入学生中,对团队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对团队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实行量化积分标示积累,充分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团队合作激情。
(二)明确团队合作学习课堂教师的职责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从表面上看,团队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各个团队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合作前让他们在队内进行冷静的独立思考,有个人观点看法后再合作,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要深入团队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让课堂因势发展、因需发展。团队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团队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干预和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的观点不同就争吵起来。这时教师应给予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
(三)落实团队评价结果
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的实际效果来衡量的,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通过小组团体来实现的。这个团体又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既评价个人,又评价小组,二者不可或缺。对团队日常的过程性评价最终要落实到终结性评价上,否则学生的热情无法持久。我校实施的团队评价的具体模式为:一是日公布。每天上午预备钟响后,各大队长当众公布前一天的课堂评价得分情况及加分理由。二是周小结。每周末,各大队长汇总本队本周得分情况,并按本大队队员得分总数的10倍记成绩,作为本大队本周评价总分。选出本周15名“魅力之星”,其中10名“魅力之星”为累计总分的前10名,其余5名为进步大的学生。三是月总结。各大队按本月同学得分情况选出15名“魅力之星”(方法与周小结相同),同时召开表彰大会,对优胜大队、优胜小队和“魅力之星”予以表彰。
实践表明,在团队内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之间没有压抑感,“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突破了独立思考的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