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画笔铸师魂  山东农大在实践中打造青年教师队伍 不忘初心颂党恩 十九大代表于长军的一天  青岛科大提出“维氧化铝纳元胞” 第三届世界名山学术研讨会在泰山学院召开 济南职院牵手山东太古校企合作助力济南腾飞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画笔铸师魂

——追记鲁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树春

□ 本报记者 孙荣光 通讯员 侯集体

他是中韩建交后我国第一位在韩国举办个人画展的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赞其画作“布局新”,李可染先生称其作品“气势大”,美术教育家刘凌沧先生说他的书画“功力深”。他的画作《墨葡萄》、《丝瓜》、《紫藤》分别被中国画研究院、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他醉心于书画创作研究,甘愿为每一名学生撰写字帖,供其临摹学习。他喜好拾遗补史,为此散尽家财,却把毕生的书画珍品无偿捐赠,以供后人学习研究。他一生致力于传承经典、弘扬国粹,被誉为“生活中的强人”、“艺术中的苦学派”。

他的名字叫王树春,生前是鲁东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

矢志不移,翰墨丹青写春秋

王树春1941年出生于莱阳市五龙村,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受家族、地域文化熏陶,他自幼酷爱书画史论,七岁便在父亲的指导下临写《玄秘塔碑》。

自拿起笔来,他就把书画艺术当作终生之志。其心语云:“习书者,立身大志,自少至老,笔不离手,有毅力,坚持一贯,用科学的方法苦练、巧练、演变、创新。”

王树春命运多舛,当过兵,务过农,行过医,教过书,但他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对文史哲的研究,在逆境中也不曾止步。

即使在最艰苦的三年务农生涯中,王树春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他在白天干活的时候也带着速写本,劳动时观察人物的动态变化,休息时把记忆中的动态形象默画出来。午饭后,他看书、作画、写诗歌;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

原山东省美协主席杨松林评价道:“王树春其人其画是地地道道从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靠其自身的力量顽强生长出来的芳草野花。”

生活磨炼给了王树春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他对农村生活情有独钟,从普通的风土人情、瓜果梨桃中都能提炼出诗情画意。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情,使他笔下的花鸟、果实无不充满盎然的生机。

王树春的14年从医生涯也颇为艰辛。最忙时,他一天接诊百余位病人。由于劳累过度,他患上了心脏病,终生无法治愈。即便如此,他仍笔耕不辍,坚持“一日三临”:早晨5点半至6点半,默写大字楷书;中午拿出40分钟时间临写小字楷书;晚上默写小字楷书40分钟,再研读医学书籍两个小时。多年来,他从未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莱阳创建书画研究会,急需书画人才。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树春弃医从艺,正式踏上书画创作研究之路。

立志初成,王树春继续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1986年,王树春考取了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进修班。“进京学习的机会难得,必须做到有备而去,载誉而归。北京是个‘金库’,看谁能抱着黄金归来!”进京前,王树春还为自己定下了任务目标:“学习结束前举办一次个人书画展,作品争取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出版个人书画集,同时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书画作品及评论文章。”

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在中国画研究院的学习阶段被王树春称作“提高艺术档次的开端”。当时学习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学员之间相互学习,昼夜拼搏,寝息不足4个小时,半夜食方便面一包即可。演练创作一年,积废画千张。”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呕心沥血的滋味,“44岁进京学习不易,归来后两鬓已然花白”。

在学习期间,受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崔子范等大师的言传身教,王树春的画技突飞猛进,终于破壁而出,令丹青同道刮目相看。一年中,王树春创作了新题材、新风格、新技法的画作50幅,书法篆、隶、草、楷作品20幅,结业时在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举办了个人书画展。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0年,时任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院长王荣刚慧眼识珠,聘请王树春到大学任教,筹建美术系。

此后的27年,王树春从教于高等学府,在书画创作的同时加强画论史论研究,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文人书画家。

艺无止境。从拿起画笔的那一刻开始,王树春就没想过要放下。他用奋斗的一生诠释了“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意蕴。

以德立身,继往开来书大义

在从事艺术创作研究的过程中,王树春的书画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眼看着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在慢慢消亡,他主动把拾遗补史这个最初的兴趣爱好转化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他常说:“晚辈有责任对历史遗留下的东西去抢救、保护、整理、研究、传承和弘扬。”

现存于莱阳市博物馆的《重修城隍庙记》石碑是他在一个偶然机会抢救下来的。1979年,王树春到莱阳市政府办事,偶然看到工人用于吃饭的石板上隐约有字,专业的敏感让他停下了脚步。经过考证,他发现,那石板是300多年前三位进士共同撰文而成的《重修城隍庙记》石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书法研究的价值。他随即报告给文管所,把石碑运走。

几十年来,王树春都在致力于家乡文化承续的研究。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决心补写胶东清代书画史,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艺术。

这部书,就是被史学家安作璋赞为“填补了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段空白”的《胶东清代书画志遗》。该书针对清代胶东具有深厚艺术造诣和家族文化的46位书画名家进行了集中分析、研究,史论结合,文图并茂,是一部难得的书画鉴赏史料书和工具书。这部书于2001年编纂完成,一经出版,洛阳纸贵。

王树春用30年时间搜集书画作品资料,用6年搜集文字史料。完稿后,又反复增添、修改20余次,最终成书出版。他在序言中写道:“为了完成此书,人力、资金付出巨大。家族人与我同步,足温饱而乐矣。”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王树春发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联络各县市画商、画廊。为了把研究工作提前完成,他还买了一辆小汽车,有时一上午要跑三个县市。

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莱州收藏家有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的作品,王树春当即驱车前往。收藏家见王树春求宝心切,提出“以一易三”的要求:王树春拿出一幅画作《莱阳梨》,再鉴定两幅字画,外加3000元钱,对方把古画交给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3000元钱抵上王树春一年的工资了。

王树春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人“坐地起价”。即便如此,只要是在研究范围内的精品,王树春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买下来,或者用自己的字画交换。

好不容易撑到《胶东清代书画志遗》完稿,王树春却发现,连出版费都不够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请朋友帮忙,并且到银行贷款5万元。

王树春一生勤俭,大部分书法练习都在旧报纸上完成。为了节约用纸,他先写大字,再在空处写小字;先写楷书,后在字行间写行书、草书;先用浅墨书写,然后逐渐用重墨覆盖。几遍下来,用过的报纸投到火炉中竟然很难燃烧。

2014年3月21日,被王树春称作“大喜的日子”。当天,他决定把自己花费60余年心血研究、收藏和创作的书画作品无偿地捐赠给鲁东大学,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其中有清代初期至民国初期胶东地区16个县市50位书画家的188件书画珍品,也有王树春创作的158件书画精品。

2015年冬,由王树春亲自设计布展的胶东清代书画馆、王树春书画馆正式揭牌开馆,王树春实现了毕生的夙愿。他说:“能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情,我内心感到充实、欣慰。”

2017年10月12日,王树春因病逝世。临终前,他留下了“弘扬传承”四个字。这或许是他执着追求艺术事业的意义。

以身立教,敬业求是育英才

尊师重教是王树春最早接触到的家族文化。祖父为了启蒙他的绘画技艺,经常邀请书画名家上门指导。“我一生不喜欢房子、土地、金钱,就是喜欢人才。为了培养人才,即使付出得再多,我也愿意。”祖父常说的这句话对幼时的王树春影响巨大。

可以说,王树春师从百家。他的老师既有绘画启蒙老师张子贞,又有短暂相交的画家吴谷虹、陈培令,还有习医时的恩师柳吉忱,以及著名书法家山之南等人。王树春对每一位老师的指导都感念不忘。

特别是在中国画研究院一年的学习中,他聆听了画坛泰斗李可染、叶浅予和大师潘洁兹、崔子范的授课。这些前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边讲边演示。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王树春感动不已,也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仰和憧憬。所以,当王树春踏进大学校门,成为一名教师时,他感到兴奋、骄傲。他曾经说:“我在教育战线上努力做到仁爱、敬业、务实创新、奉献。只有成功,不会失败。”

从教之初,王树春负责美术系的筹建工作。据原美术系党总支书记赵康生回忆,美术系在筹建之初只有5名教师。作为主要策划者和执行人,大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师引进,小到课程安排、购置教具,都由王树春带头干。赵康生说:“当年,连石膏像等静物都要到北京去买。老王是我们几个老师中年龄最大的,还有心脏病,但几十斤重的石膏像搬得最多。”

筹建工作完成后,学校领导希望王树春出任系主任,他却说道:“领导职务要让年轻人干,我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即可。”

美术系成立之初,王树春一人讲授4门专业课。在中国书法临习课上,由于缺乏合适的教材,他专门为全班25名学生每人撰写了一幅张玄墓志书法,供其临摹练习。他推崇“以师带徒”的学习方法,理论与实践并重,讲课必演示。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王树春边学边讲,边讲边学,走出去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博览群书,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补上去,认真写出教学大纲、教学笔记。时间长了,专业课熟练了,有了体会,他不断总结经验,写出论文,再把新的理论用到实践中去,提高教学水平。

在高校任教的10年间,王树春坚持融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努力提高这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此期间,他出版了《国画创作散论》、《张玄墓志书法分析与临习》等专著7部和个人书画集7册,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的书画家。

“综合素质高,能书、善画,作品档次高。论文、专著数量多、质量高。”这是1998年张树春晋升教授时,省评委团对他的评价。其中有一位评委讲道:“在山东省高校,这样的美术教师不多见。”

2001年10月,美术系申报硕士点成功,王树春原本可以功成身退了。这时,除他之外仅剩的另一名硕士生导师却调往外省工作,学校师资紧张。在此关键时刻,王树春退而不休,义无反顾地重返教学一线,直到他带的研究生顺利毕业。

熟悉王树春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大”,但他从不乱发脾气。对歪风邪气,他发脾气;对工作懈怠,他发脾气;对学习松懈,他发脾气。

他既“正”且“刚”。上课时,他要求学生必须提前10分钟进教室,迟到1分钟者不许进门。他也严格遵守此规定,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他光明磊落,敢于把自己不好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公开评判。目的是让学生在创作中少走弯路。

“王树春教授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一名普通高校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故事。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心血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学科、学校和心爱的学生,是为大德;他把自己整个艺术发展历程的作品捐赠展出,使之成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鲜活教材,是为大智;他把毕生珍藏的文化遗产无偿捐献给学校,用于教学和研究,是为大义。王树春老师是全校师生员工的榜样,也是鲁东大学的骄傲。”鲁东大学校长王庆感言。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